松林地土千户
清代四川西番(今普米族)土官名。康熙四十九年(1710),当地首领王德洽归附,授土千户职,颁给印信一颗,号纸一张,后隶越嶲厅(治今四川越西县)宁越营。住牧四川石棉县松林地。嘉庆至道光间(1796—1850),土千户为王朝相,下辖老鸦漩、白石村、六翁、野猪塘、前后山、料林坪6土百户,属民1012户,每年上纳杂粮折米162石4斗,赴宁越营完纳。同治二年(1863),土千户王应元与暖带密土千户岭承恩奉命帅土兵从清军围困太平天国起义军石达开部于紫打地,晋升为土都司,加封副将衔。
清代四川西番(今普米族)土官名。康熙四十九年(1710),当地首领王德洽归附,授土千户职,颁给印信一颗,号纸一张,后隶越嶲厅(治今四川越西县)宁越营。住牧四川石棉县松林地。嘉庆至道光间(1796—1850),土千户为王朝相,下辖老鸦漩、白石村、六翁、野猪塘、前后山、料林坪6土百户,属民1012户,每年上纳杂粮折米162石4斗,赴宁越营完纳。同治二年(1863),土千户王应元与暖带密土千户岭承恩奉命帅土兵从清军围困太平天国起义军石达开部于紫打地,晋升为土都司,加封副将衔。
汉(匈奴)刘渊年号。308—309年,凡2年。
元朝官府属吏名。回回语文书官。元时迁入中国的回回人日增,故元政府各部多设此属吏。中书省吏部设2员、户部6员、礼部2员、兵部1员、工部4员等。
即“葛逻禄”(2184页)。
西夏毅宗李谅祚年号,1050—1052年,凡3年。
宋代云南大理(后理)国国王段智廉年号。1201—?。
即“鹤公祠” (2538页)。
见“飞山蛮”(153页)。
西域古地名。见《大唐西域记》,又称小王舍城。即今阿富汗伐济腊巴德(巴耳黑)。《魏书·西域传》作薄罗(“巴耳黑”之古译),为大月氏西迁后首都;又作拔底延、王舍城,为哒灭大月氏后之都城名。
明代西藏地方后藏王。藏族。原为仁蚌巴家族的家臣。嘉靖四十四年(1565),激起属民起义,推翻仁蚌巴阿旺吉扎在仁蚌宗的统治。掌权后将首府迁至日喀则,自称后藏王,并与藏传佛教止贡派联合,与格鲁派为敌。万历
?—1656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贝勒※穆尔哈齐第五子。后金天聪八年(1634)十二月,擢骑都尉,封一等奉国将军。清崇德二年(1637)四月,预议政。六年(1641),随皇太极围明松山(今辽宁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