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林凤祥

林凤祥

?—1855

太平天国杰出将领。亦称林凤翔。广西武缘县(今武呜县)林圩广寺村人。壮族。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自幼给人放牛和帮工为生。爱习武,尤善骑射。清咸丰元年(1851)正月,金田起义爆发,投奔太平军。二月,洪秀全在东乡称王,因其剽悍善战,授御林侍卫。翌年,随西王萧朝贵攻长沙。萧阵亡后,坚持苦战,升土官正将军。十月,奉命率师攻克湘北要塞岳州,缴获大量军需武装,升殿左一指挥。十二月,又克湖北重镇汉阳和武昌,擢殿左一检点。因屡战皆捷,加封天官副丞相。旋与李开芳率先头部队进军南京,沿途克黄州、九江、芜湖、和州等城镇。三年(1853)二月,率先攻破南京仪凤门,击毙两江总督陆建瀛,为太平军长驱入城扫清道路,以功授丞相。又奉命与李开芳、罗大纲等帅师攻克镇江、扬州,加封靖胡侯。后奉命与李开芳、吉文元领大将衔率师从浦口入皖北,迅速攻克滁州、临淮关和凤阳府。五月,入河南,克永城,破归德府,杀清参将正伦、知县吕赞扬等,兵迫开封府,因清重兵把守,未克,转攻朱仙镇、郑州、汜水、巩县等处。六月,从巩县洛河口强渡黄河,围怀庆。因清援军阻击,绕道山西破曲沃,克平阳府。八月,从武安入直隶境,在临洺关大败直隶总督讷尔经额,兵临保定城,强攻不下,率军绕道深州、献县、沧州、静海,欲由天津夺取北京。清军云集天津西北杨村,以堵太平军北进。因孤军深入,粮援不继,于次年二月被迫南撤阜城待援。为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钦差大臣胜保等率兵追迫,后退连城,立栅、掘壕坚守近十个月,清军死亡枕藉。因弹尽粮绝,“军士羸饿至不能举戈”,连镇遂陷。身受重伤被俘,威武不屈,怒叱僧格林沁:“妖奴汝快砍吾首去,毋污我!”后被押往清京,于咸丰五年(1855)二月英勇就义。同治二年(1863),被天朝追封求王。

猜你喜欢

  • 锄得

    见“锄勃德”(2234页)。

  • 京观记

    著作名。为埋葬侬智高起义军官兵而作。1篇。北宋狄青(1008-1057)撰。内容记载皇祐五年(1053)正月,狄青率宋军败壮族侬智高起义军于邕州归仁铺(今广西邕宁县五塘),宋军进城后,就战场收尸筑一冢

  • 福会寺

    寺庙名。位于内蒙古喀喇沁旗王爷府附近。康熙年间(1662—1722)为全旗的最大喇嘛庙。乾隆时(1736—1795),喇嘛人数达450人。由3个寺庙组成。西侧生乐寺,有3个大院,供奉4米高的铜制弥勒佛

  • 理塘

    地名,位于打箭炉西。其地四面高山重叠,东界雅龙江,北界瞻对,南界云南中甸,西界巴安。古属南诏,元隶奔不儿亦思刚,明为朵甘都司,属长河西、鱼通、宁远辖地。明洪武六年(1373),授理塘土司为宣抚司,辖瓦

  • 吉滩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吉滩河卫。永乐十四年(1416)八月,因弗提卫奏举,以永乐六年(1408)所设希滩河卫改置,以牙速为指挥同知、里当哈等为千百户,赐诰印、冠带等物。在今黑龙江省萝北县东

  • 茫蛮

    古族名。今傣族部分先民在唐代的别称。傣语“勐”之异译,意为“地方”、“平坝”,即“住在坝子里的人”。始见于唐樊绰《蛮书》。分布在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孟连、耿马、临沧一带。以居

  • 兰州土知州

    元明纳西族土司。至元十二年(1275)立,隶丽江路。明洪武十六年(1383),授克罗(罗克)为知州(十七年实授)。《天下郡国利病书》:“兰州土官罗克,本州人,亦仕元为万户,至本朝洪武五中率众来归,以军

  • 土麦台吉

    见“图墨德达尔罕岱青”(1439页)。

  • 墨竹宫

    参见“墨竹工卡”(2509页)。

  • 升得

    西藏珞巴族崩尼、崩如、纳等部落对获得自由奴隶的称谓。亦称“阿比辛姑玛”,珞巴语音译,意为“自由人”、“自由奴隶家族”。“升得”所繁衍的后裔在各部落均已形成家族或氏族,其与原主人家族或氏族已建立起一种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