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棍噶札勒参

棍噶札勒参

?—1896

清代新疆蒙古族喇嘛僧。一译固帑干札拉参、棍噶札拉参。又名嘉穆巴图多普,法号察罕格根,意谓白活佛。甘肃洮州(今临潭县)人。早年在拉卜楞寺学经。清同治元年(1862),至新疆库尔喀喇乌苏布教。四年(1865)春,因率卫拉特兵参加镇压塔尔巴哈台回族、哈萨克族人民起义,获呼图克图号。是年夏,领兵自塔城南下,援救被伊犁各族人民围困于惠远城之清军。七年(1868),受命统辖流移于阿尔泰山之索伦营、塔城厄鲁特人众,妥办安插事宜。继领兵镇压布伦托海(今新疆福海)难民起义。次年,赴阿勒泰创修千佛庙,赐名“承化寺”。十一年(1872),率所部索伦、厄鲁特兵驻塔城,加强塔尔巴哈台防务。光绪二年(1876),率众迎击沙俄波塔宁骑兵对承化寺的窜犯,解除其武装,将其逐出。沙俄借口官员被辱,迫令清朝政府查处。由于沙俄压力,接受清廷劝告,其到西藏熬茶学经。十二年(1886),进京朝觐。沙克都尔札布请其回塔城。清廷恐其再度生事,令仍回库尔喀喇乌苏。十六年(1890),于库尔喀喇乌苏创修“察罕格根庙”。二十年(1894),赴洮州新寺。越2年圆寂。

猜你喜欢

  • 鄂木顺额

    ?—1832清朝大臣。字复亭、见吾、晴雪。满洲正蓝旗人。钮祜禄氏。嘉庆二十五年(1820)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右庶子。道光四年(1824),大考一等,擢翰林院侍讲学士,迁少詹事。办事诚直,敢直

  • 巴哼语

    自称“巴哼”的瑶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布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临桂县和贵州从江、黎平等县的部分山村。使用人口约计有3·2万。以三江文界

  • 南夷道

    古道名。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为加强对西南民族地区的治理,纳唐蒙建议,设置犍为郡(今四川宜宾),征发士卒修筑此道,从僰道(宜宾)修至夜郎牂牁江(北盘江)流域。自此向西可直抵滇中地区。

  • 归真总义

    书名。明末清初回族经师※张中(约1584—1670)撰。亦名《以麻呢解》,又名《以麻呢穆直默勒启蒙浅说》。本书是根据印度伊斯兰学者阿世格在南京所讲“以麻尼”(或译为“以玛尼”),又将自己之见闻与之互相

  • 圣·噶登嘉措

    1607—1677明末清初青海隆务寺高僧。藏族。四、五岁时跟兄长曲哇仁波且学习诵读经文,7岁授居士戒,10岁出家为僧,取名噶登措尼。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师徒同赴西藏,在噶丹寺朝拜达龙扎巴,受沙

  • 浇河

    郡名。古西羌所居。东晋时,后凉吕光置浇河郡。寻为南凉秃发乌孤所取。后入吐谷浑境。北周建德五年(576),移治黄河南浇河故城,改为廓州。隋大业初,复为浇河郡,寻亦废。故治在今青海黄河南岸贵德县东南。

  • 朗氏家族史

    书名。藏文原名《朗氏犀牛宝卷》,意译为《朗氏家族史》。约成书于明宣德六年(1431)。作者是朗氏家族成员※扎巴坚赞贝桑波。著于山南乃东孜寺。是书初以伏藏形式出现,后掘出始为人知。分上、中、下3部。该书

  • 和硕公主

    清代皇女之第二等封号。皇女由妃嫔所生者,宗女由中宫抚养者,婚近皆封和硕公主,授予金册,品级相当于郡王;其配偶照公主封号,授为和硕额驸,品级相当于超品公。和硕公主府,设四品翎顶长史一员以统理府事,又设二

  • 郑境

    清代画家。字恒人,安徽怀宁人。回族。清末人。工画,擅墨笔花卉,以画蟹驰名。书法亦精。

  • 斯结

    铁勒诸部之一。又作思结。游牧于土拉河北。先后附属突厥汗国、薛延陀汗国。唐贞观十五年(641),为唐将李世绩破于五台县,失众千余。二十年(646),薛延陀汗国亡,其首领乌碎入朝。次年,唐以其地置卢山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