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楚勒罕

楚勒罕

鄂伦春、鄂温克和达斡尔等族向清朝贡纳貂皮和互市的场所。亦作出尔罕。源于蒙古语“楚固拉干”一词,意为“盟会”。初设在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城西北40里之因沁屯,乾隆六十年(1795),改在城中。清制:布特哈所统鄂伦春等族,“无问官兵散户,身足五尺者,岁纳貂皮一张”。每年五月草青时举行。贡貂按质分4等,由清廷派官员驻其地负责验收。届时,将军、副都统坐堂上,协领与布特哈总管分东西席地而坐,“详视而去取之”。合格者盖小印于皮背,封存备送京师;不入选者断其一爪掷还之。凡贡貂合等足数者,给一年俸银或赏物;额外入等貂皮,按定价给银。各族所贡貂皮,以鄂伦春族的为佳,尤以雅发罕鄂伦春的为最佳。贡貂后,准纳貂诸族以未入选之貂皮和其他猎品进行互市。是时,邻近的蒙古人赶来牲畜,汉族运来粮、盐及各种手工业品,就地交换,凡20余天,成为清代嫩江流域一带各族的重要贸易集市。后因清官员在选貂过程中作弊,故意将合格品压等,“掷还”,又暗以低价强买,加之貂鼠日减,使贡貂诸族苦不堪言,不满情绪日增,迫使清廷于光绪二十年(1894)取消纳貂制度。此互市场所亦随之消失。

猜你喜欢

  • 清文义学

    参见“八旗义学”(28页)。

  • 永安山

    见“庆云山”(879页)。

  • 李桢

    1200—1258蒙古军将领。字斡臣,本西夏宗室子,元代唐兀氏。夏末随父入金应童试中选。既长,入为质子,以文学得近侍,太宗赐名玉出干必阇赤。太宗七年(1235)从皇子阔出攻金,下河南诸郡,至唐、邓二州

  • 白伞盖

    藏传佛教名词术语。《元史·释老传》载:西番僧“若岁时祝厘祷祠之常,号称好事者”,“有曰睹鬼哥儿,华言白伞盖,咒也”。藏语gdugsdkar,译为白伞盖。举行法事时所诵咒文,以驱赶恶魔祈息灾难。

  • 济南王

    元封爵。为诸王第三等级封号之一,授驼纽金印。至元二十四年(1287),成吉思汗弟合赤温曾孙也只里始受封。据《元史》,保和、胜纳哈儿亦享有济南王封号。

  • 钦定西域同文志

    书名。简称《西域同文志》。乾隆二十八年(1763)傅恒等奉敕撰。全书24卷。分天山北路地名、天山南路地名、天山南北路山名、天山北路水名、天山南路水名、天山北路准噶尔部人名、天山南路回部人名、青海属地名

  • 允天嘉木措

    1557—1587明代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即东科尔呼图克图二世。生于巴尔康的瓦和堡。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在日喀则从大堪布官却坚赞出家学法。后曾赴隆务格德寺、达仓寺、若尔盖寺、桑曲寺等学经,并撰

  • 六月年

    云南红河地区哈尼族节日之一。哈尼语称“苦扎扎”。一般在夏历六月举行,故名。节日期间,宰杀牲畜,由宗教头人主持祭祀谷神,祈求保佑丰收。青年们聚集在一起荡秋千、摔跤、狩猎、唱山歌,尽情欢乐。

  • 额璘沁多尔济

    ?—1755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和硕亲王※敦多布多尔济次子。乾隆六年(1741),命在乾清门行走。八年(1643),父死,袭札克和硕亲王。十年(164

  • 谿涅

    藏语音译。见“谿堆”(25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