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楛矢石砮

楛矢石砮

肃慎及其后裔挹娄等使用的箭名。简称楛砮、楛矢或石砮。因箭杆以楛木、箭头以石为之而得名。为肃慎族系早期狩猎工具和武器,亦为远古至隋唐时向中原部族集团首领和中央王朝纳贡的贡物。传说中的舜禹时代,肃慎人即以此物来贡,《国语·鲁语》所载孔子与陈湣公使臣的问答为最早、最详,其中云周武王克商后,令周边各族献纳土特产品,肃慎氏即以其贡之;周王室常以珍玉分给同姓王侯,勉其尽忠,并将此物视同珍玉,分给异姓诸侯,“使无忘服”。先秦和汉唐时期史书中有关肃慎族系与中原来往的记事,无不叙及。据《三国志·魏志·挹娄传》记,弓长四尺,力如弩;矢用楛,长尺八寸,青石为镞。后世史官、文人写肃慎故地史事,皆言之娓娓。《大明一统志》女直条载,石砮“黑龙江口出,名水花石,坚利入铁,可锉矢镞,土人将取之,必先祈神”。清代,还有许多人到松花江和黑龙江一带寻找。《宁古塔纪略》说石弩石料产江中,为松脂入水千年所化,有纹理,如木质,绀碧色,坚过于铁,土人用以砺刃,名为昂威赫。《柳边纪略》则说,其长只三四寸,色黑,或黄,或微白,有纹理,非铁非石,可以削铁,而每破于石。实则��为树的一种,史载状如荆,叶如榆,据清代有关记事及比较语言研究,即桦树一类的杂木。石砮,据今东北各地的考古资料,乃取“矽化木(古代树木的化石)”、黑曜石、变质岩等为原料加工而成。

猜你喜欢

  • 杨永安

    北周时期沙州氐帅。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一说为※杨法琛子。北周时为开府、上柱国。大象二年(580)八月,益州总管王谦举兵反周,永安召集利、兴、武、文、沙、龙等6州之众响应。十一月,被北周大

  • 咩迷氏

    ①西夏党项族姓。 ②党项首领夏国王李德明第二妻。生子成遇。 ③(? —1045)夏景宗李元昊妃。生子阿理。因失宠,避居夏州王庭镇。天授礼法延祚八年(1045),阿理聚众谋乱被沉于河后,也被杀。

  • 湖邪尸逐侯鞮单于

    ?—85东汉时南匈奴单于。又作胡邪尸逐侯鞮单于。名长。挛鞮氏(亦作虚连题氏)。※䤈僮尸逐侯鞮单于弟。东汉明帝永平六年(公元63年)嗣位。仰慕汉文化,于九年(公元66年)遣伊秩訾王大车且渠

  • 越里奴

    见“越里吉”(2190页)。

  • 库雅喇部

    部族名。明代东海女真虎尔哈部之一支。世居图们江北,珲春河左右,与朝鲜庆源相对。清太祖时,部长郎柱(舒穆禄氏)举部内附,隶正黄旗满洲。郎柱长子杨古利受封一等子世爵,号“超勇公”,位仅次八贝勒。弟楞格礼,

  • 景颇语支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语支之一。主要分布在中缅边境和中印边境东段一带。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西藏自治区的洛渝和察隅地区。使用人口不足5万。在国外,主要分布在缅

  • 满洲里

    地名。见“胪滨府”(1712页)。

  • 赛牛会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传统活动。从呼伦贝尔大草原到大、小兴安岭一带,土地肥沃,水草丰美,森林繁茂,盛产牛羊,自古为游牧、狩猎民族的栖息地。明代为蒙古族和女真各部的居牧区。据《明实录》载,景泰二年(145

  • 塔旺扎木素

    ?—1722清代蒙古王公。乌珠穆沁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车臣亲王素达尼次子。初授一等台吉。康熙五十五年(1716),随清军防御准噶尔部策妄阿喇布坦。五十八年(1719),和翁牛特部

  • 赛典赤赡思丁墓

    元朝云南行省平章政事赛典赤之墓。又称咸阳王墓。以其死后追封咸阳王,故名。有两座:一在昆明城北约25里的马家庵。墓临松花坝水库。墓呈长方形,石砌。墓北面中间一石上镌有阿拉伯文,字迹模糊。昆明回族相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