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窟西夏文题记
西夏石窟题字。在16个洞窟中有47条题记,139行,840余字。为西夏官员、僧人和游人所写。多为墨书,也有刻划文字。有长篇发愿文,供养人榜题和巡礼题款。有年款者3条。内容有供养行愿、朝山礼佛、烧香求福、清理积沙等项,涉及西夏国名、职官、亲属称谓和佛教信仰。
西夏石窟题字。在16个洞窟中有47条题记,139行,840余字。为西夏官员、僧人和游人所写。多为墨书,也有刻划文字。有长篇发愿文,供养人榜题和巡礼题款。有年款者3条。内容有供养行愿、朝山礼佛、烧香求福、清理积沙等项,涉及西夏国名、职官、亲属称谓和佛教信仰。
撒拉语音译,汉语称“油搅团”。撒拉族传统食品。流行于青海循化、甘肃大河家等地。制法:锅中放少许水,烧开后撒面入锅,同时将食油倒入,用筷子搅动,待面和油熟透,闻到香味后,盛入碗中,即成。用以款待贵宾和孕
金将领。隆州(治今吉林农安县)纳鲁悔河人。女真族。夹谷(亦作加古)氏。骠骑上将军阿海孙,曷懒路都统不刺速长子。善骑射,通女真、契丹大小字及汉字。及长,随父见太祖阿骨打,总领左翼护卫。从攻西京(今大同)
即“板升”(1293页)。
我国哈尼族使用的拼音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哈尼族没有与自己的语言相适应的文字。50年代初,国家组织人力对哈尼语进行了调查研究,于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经国家民委批准后,于1
地名。在今宁夏灵武县东南。唐代为灵州。西夏建国前党项族首领李继迁、李德明的统治中心。宋咸平五年(1002)被继迁攻占。继迁因世爵西平,又受辽封为西平王,改为西平府,次年令弟继瑷与牙将李知白督众立宗庙,
官名。又写作“翖侯”。汉代乌孙、大夏、康居等均有设置。国事一般为若干翕侯分管,由国王统领。参见“五部翕侯”(266页)。
地名。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南部中印边界之内,历属阿里地区扎锡岗举巴扎仓管辖,为西藏边境重要谿卡。1665年由五世达赖喇嘛颁发并在1737年由七世达赖重新换发的封地文书规定,其地为扎锡岗举巴扎仓所辖之谿卡
烧当羌首领。※滇吾九世孙。东汉后期,率种人归汉,被封为冠军将军、西羌校尉、归顺王,处于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东南)。其后裔于十六国时期建后秦。
哈尼语音译。哈尼族山歌。歌唱爱情和劳动。以情歌为多。曲调有欢调、悲调、放牛调、花花调等。以男女问答对唱为主,也有独唱。由于在山野田间歌唱,声音大多嘹亮高亢。
见“思州宣慰司”(16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