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落钟离山
古地名。又名难留山或难留城。在今湖北长阳县境内。相传是※巴人首领※廪君的诞生地。其地有巴、樊、瞫、相、郑五姓居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未有君长,乃共掷剑于石穴,中者为君。唯务相中之,得五姓之君。《水经·夷水》云:“东径难留城南,城,即山也。独立峻绝,西面上里余,得石穴”,乃昔务相掷剑之石穴,东北有石室,可容数百人,遇乱世,民则入室避之,无可攻,因名难留城。
古地名。又名难留山或难留城。在今湖北长阳县境内。相传是※巴人首领※廪君的诞生地。其地有巴、樊、瞫、相、郑五姓居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未有君长,乃共掷剑于石穴,中者为君。唯务相中之,得五姓之君。《水经·夷水》云:“东径难留城南,城,即山也。独立峻绝,西面上里余,得石穴”,乃昔务相掷剑之石穴,东北有石室,可容数百人,遇乱世,民则入室避之,无可攻,因名难留城。
?—1003宋代黎州邛部川蛮首领。号称“都鬼主”,又作“都蛮王”。辖地在今四川越西县东北。与宋关系密切,贡使不绝。雍熙二年(985),与其母热免遣王子阿有率170余人赴朝贡方物、名马。封为怀化将军,并
唐代南诏职官称谓。为辅佐诏主执掌国事之重臣、王之下最高官阶。据《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凡置六人”;依《新唐书·南蛮传》,为3人,“官曰坦绰、曰布燮、曰久赞,谓之清平官,所以决国事轻重,犹唐宰相也。
中国古代文献对游牧民族的泛称。该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传》,意谓以游牧畜牧业为基础的国家。如“乌孙,在大宛西北,可二千里,行国,随畜”。自是以后,遂为历代学者沿用。如《汉书·西域传》:“大月氏本行国也
藏语音译。旧时四川阿坝北部藏族地区村寨专管庄稼的人。每个村寨人数不等,由群众推举,负责安排村寨的播种、除草、积肥、收割及砍柴等生产事宜。与群众共同商定时间,不能按时完成者,由寨众帮助。春播后由其轮流巡
清代西北地区台站道之一。康熙三十五年(1696),清军进军西北过程中陆续建立,至乾隆二十年(1755),固定的台站已有:索果克、味和尔、嘎鲁图、乌兢、勒达盖图、乌尔鲁、昌吉斯台、那林楚布里克、库兰阿吉
元朝大臣。又译作安普、俺普。唐兀人。杨琏真伽子。至元三十年(1293),任宣政院使,被荐为江浙行省左丞,旋以江南民怨其父杨琏真伽,被免江浙行省左丞之职。后仍以宣政院使兼会福院使。主管佛教事务达20年。
见“提云般若”(2193页)。
古地名。亦堡镇名。在今陕西黄陵县境内。魏晋时陕西关中渭北高原形成少数民族居住地带,由聚落发展成为若干堡镇,此为其中之一。晋兴宁三年(365),匈奴右贤王曹毂、左贤王刘卫辰率众二万攻杏城,苻坚率精锐讨之
1867—1939清末民初工艺美术家。名光甲,字少宣,以字行。北京牛街人。回族。擅长内画,与知名内画家周乐元、叶仲三、丁二仲等齐名。作品题材广泛,人物、山水、花鸟、书法皆精。人物画与书法最具特色。人物
1872—1942近代白族爱国学者和诗人。字星海,号弢父,晚年自号僒翁。云南剑川县人。自幼聪敏,勤奋好学。及长,关心时事,敢于评论时弊。光绪二十年(1894),至昆明应乡试,因在试卷中放言时务,被贬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