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段赤城

段赤城

唐代南诏除蟒英雄。白族先民。叶榆(今云南大理)绿桃村石匠(或作铁匠、牧羊人、农民等)。始载于《白古通纪》,后为《南诏野史》、《滇云历年传》、万历《云南通志》、《滇略》、《僰古通纪浅述》和各种方志转述,并在民间广泛流传。相传唐元和十五年(820)五月,洱海有巨蟒吞食人畜,淹没田园、城郭,南诏王劝利不能治,遂自荐愿灭蛇以救地方。全身缚刀,手持利剑,入水斗蟒,被蟒吞食。剑锋出蟒腹,人蟒俱亡。劝利命剖蟒,取英雄骨葬之,建塔。焚蟒骨皮,以其灰抹塔,名灵塔,俗称蛇骨塔,以纪念英雄。又被村民奉为“本主”,立祠,建衣冠冢。其墓上为塔形,下埋衣冠,后人刻墓碑,上书“唐义士段赤城之墓”。蛇骨塔约于明末永历帝时被山洪、泥石流冲毁,墓碑于1955年失踪。清代修方志时,将苍山斜阳峰麓羊皮村边的佛图寺塔误作灵塔,故人们亦称之为蛇骨塔,以寄托对英雄的怀念,并将其故事编写成叙事长诗、大本曲、白剧等。

猜你喜欢

  • 频不部

    辽代部族名。部设节度使。该部曾于圣宗统和四年(986)出兵助朝廷抗御北宋大兵北伐,时节度使为和卢睹,多获战功。

  • 环州起义

    北宋环州僚民起义。庆历四年(1044)正月初一,南僚首领区希范率族人起义于环州思恩(今广西环江县)。设坛祭神,建国号曰“大唐”。自称“神武定国令公桂州牧”。推白崖山(在今贵州三都地)蒙赶(水族先民)为

  • 北魏惠皇帝

    见“拓跋贺傉”(1361页)。

  • 黑瑶

    见“青裤瑶”(1280页)。

  • 黄天荡之战

    辽宋间重要战役。又作镇江之战。天会五年(北宋靖康二年,1127),金灭北宋后,继续南下,欲一举再灭南宋。宋高宗妥协退让,放弃中原,南逃扬州。七年(南宋建炎三年,1129)五月,完颜宗翰遣拔离速领兵南袭

  • 烧何羌

    ※西羌的一支。原居湟水以北。东汉初,因※卢水胡从祁连山北南下,造成威胁,首领比铜钳率众依附临羌县(青海湟中西)。后种人有犯法者,临羌长收系比铜钳,并杀其种人六七百,东汉政府闻知,送医药安抚。章和元年(

  • 号室部

    靺鞨(勿吉)著名七部之一。《隋书》称其“在指涅东”,约分布在今兴凯湖附近及绥芬河上中游地区(一说在黑龙江省宁安县为中心的牡丹江流域,并认为号室乃肃慎转音,或与沃沮“为同音相假”)。隋末唐初臣附高丽。在

  • 大元义

    ?—793渤海国第四世王。文王大钦茂族弟。唐贞元九年(793,一作十年)钦茂死,因世子宏临早卒,得继王位。因立非众意,疑位不保,对下“猜虐”,立仅数月,被国人杀害,众推宏临子华屿为王。元义死后无谥号,

  • 塞种

    西域古族名。又作塞人。西方称“萨迦”或“塞克”、“斯基泰”、“西徐亚”。为印欧语系东伊朗语族的一支。从事游牧,长于骑射,崇拜太阳与火。公元前2世纪以前,遍布于中亚药杀水(今阿姆河)以北以及伊犁河流域、

  • 土族语

    学术界又称“蒙古尔语”。我国土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布在青海省的东部和甘肃省的西部地区,而以青海省的互助土族自治县和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一带最为集中。使用人数约10万,分互助方言和民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