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毕利

毕利

蒙古族吹管乐器。亦称毕利古,蒙古语言译。汉族称之为蒙古角、大号筒、大长角号、小长角号。源于藏族,藏语称为“筒钦”(意为大号),在寺庙中使用。明代西藏画师所作《八思巴唐卡画传》中,有一轴表现元朝帝师※八思巴从内地返回西藏时的画面,其中就有毕利(筒钦),但比现在的毕利小。明朝后期,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等将西藏佛教格鲁派(黄教)引入蒙古,建立寺庙,藏族的筒钦也随之传入蒙古。全身由三节以上铜管构成,内蒙古的大号毕利比西藏的还大,有的长达495厘米,喇叭口直径达30厘米。常在佛教活动或佛教节日吹奏。奏时,喇叭口一端置于地上或木架上,奏者双手执乐器上端吹奏,仅能吹奏出两三个乐音,由受过训练的喇嘛演奏,音色低沉、浑厚,给人以庄重威严之感。多用两把号同时吹奏,也可与其他乐器同时合奏。

猜你喜欢

  • 杨保宗

    ?—443后仇池国君主。一名羌奴。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杨玄之子。南朝宋元嘉六年(429),父卒,继位,旋为其叔杨难当所废。九年(432),被难当封为镇南将军,镇宕昌(一作石昌)。后因谋

  • 委鲁母

    西域古地名。见明《边政考》、《西域土地人物略》、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秦边纪略》等。清《康熙皇舆全图》作乌鲁母齐。《乌鲁木齐杂记》云:乌鲁木齐旧地在今城北40—50里,近孤木地屯处。即今新疆乌鲁

  • 莨峨

    见“纳若”(1266页)。

  • 柏唐阿

    见“拜唐阿”(1664页)。

  • 后燕烈宗

    见“慕容宝”(2437页)。

  • 味勃计

    渤海王国大臣。唐开元十年(722)十一月,奉武王大武艺命赴唐朝贡,献鹰;唐授为大将军,并赐锦袍等物。使命完成后返渤海。

  • 奚六部大王

    见“回离保”(781页)。

  • 米旁·朗杰嘉措

    1846—1912清末藏族佛学家。生于康区德格久塞亚曲丁琼(即雅龙曲流域),故又称久·米旁朗杰嘉措。父久·昆布达杰,著名医生,母名格孜(又名森琼),均系官宦贵族出身。12岁在当地宁玛派莫霍尔寺院出家,

  • 元史典故编年考

    书名。清孙承泽撰。10卷。前8卷为元朝廷事实典故,9卷录《元朝秘史》,10卷附辽金遗事。所述元朝廷事实,采取分代编辑方法,材料取自《元史》本文,尤多参据元人文集。叙次注重信实,力避芜杂滋蔓,有删繁增简

  • 罗僧

    清代纳西族高僧。一作罗生。又名立相,俗姓和。云南丽江束河人。家道清贫,以编制竹器为业。后于福国寺出家为僧,进藏学经颇有成就。回丽江后,向滇、川之藏客富商募集资金,并得丽江府知府元展成捐助,于雍正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