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力术江卫指挥使司
明代藏区土司名。“毕力术江”一作“必立出江”。宣德九年(1434)四月置。治所在今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境。时明赴乌思藏的使臣常经过该地,其头目管着儿监藏等迎送有礼,且遣人来朝入贡,宣宗嘉之,遂立卫给以印信。初命管着儿监藏、阿黑巴为指挥佥事,另任命千、百户21人,并遣西宁卫千户吉祥等赐以彩币表里。后,常护送过境使臣,受到朝廷嘉奖。其官员由当地望族首领充任。
明代藏区土司名。“毕力术江”一作“必立出江”。宣德九年(1434)四月置。治所在今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境。时明赴乌思藏的使臣常经过该地,其头目管着儿监藏等迎送有礼,且遣人来朝入贡,宣宗嘉之,遂立卫给以印信。初命管着儿监藏、阿黑巴为指挥佥事,另任命千、百户21人,并遣西宁卫千户吉祥等赐以彩币表里。后,常护送过境使臣,受到朝廷嘉奖。其官员由当地望族首领充任。
又称台语支,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语支之一。它包括中国的壮语、布依语、傣语和海南省的临高语。在国外,有泰国的泰语,老挝的老挝语、缅甸的掸语、傣痕,越南北部的岱语、侬语和土语,印度东北部的坎提语和已消亡的
汉(匈奴)刘聪年号。310—311年,凡2年。
元代党项(唐兀)人。唐兀卫亲军都指挥使、知枢密院事暗伯之子。元成宗时官知枢密院事。
唐代南诏兵器名。又称浪剑、浪川剑。因三浪诏所制者最精利,故名。南诏贵族和平民皆将其悬挂腰间,作为战斗及防身武器。制造时锻生铁,取进汁,如是者数次,烹炼之。剑成,用犀角、黄金装饰镡首。
东晋十六国时期陇西鲜卑之一支。以部落首领悦大坚领部而得名。原居于龙马苑(似在今甘肃鄣县西40里龙马山一带)。东晋义熙五年(409),悦大坚率众5千归附西秦乞伏乾归。参见“陇西鲜卑”(1255页)。
元代政书。元丞相拜住等修纂。至治三年(1323)颁行。是仿金《泰和律》例,集世祖朝以来法规法令编纂而成的法令类编。据明焦竑榅《国史经籍志》著录,全书分为88卷。《元史·英宗纪二》载共2539条,包括制
1826—?清代诗人。字兰台,福建闽县(今属福州市)人。回族。诗人萨玉衡之子。道光二十六年(1846)举人。次年入京应试,不第。道光三十年(1850)中进士。钦点内阁中书,后授建宁府学教授。博学能文。
①古族名。今乌兹别克族在元、明时的译称。13世纪初居里海附近。语言属突厥语族,其体质为突厥、蒙古、伊兰三种血统的混合。14世纪上半期钦察汗国(金帐汗国)月即别汗(1313—1341年在位)统治时期,国
见“玉资伯克”(477页)。
?—793渤海国第三世王。武王※大武艺嫡子。唐开元二十五年(737),父死,以长兄大都利行早卒,继王位。次年,改年号“大兴”。受唐封渤海郡王,仍嗣为左骁卫大将军(一作金吾大将军)、忽汗州都督。即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