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河东长官司

河东长官司

清代四川彝族土司名。彝名“尼木立立土司”。远祖普卜为大理彝民,宋末降附蒙古军后随征建昌(今四川西昌)。至元十六年(1279),特授建昌世袭镇国上将军、建昌宣慰使司(罗罗斯宣慰司)宣慰使,遂在此设衙定居。后由安定承袭。明洪武十四年(1381),第五代孙安配归附明朝。十六年(1383),赴京朝觐,贡马及方物,授建昌宣慰使。二十五年(1392),改授建昌卫指挥使。后屡绝嗣,均先由妻护理篆务,旋择族人承袭。清顺治十六年(1659),安氏第十三代孙安泰宁投附,缴销明朝所授宣慰司印,改授河西抚夷司兼土千总职。雍正五年(1727),因事被参革。六年,以随军征剿功,改授河东长官司,颁给印信、号纸。后以原河西抚夷司女土官安凤英兼任长官。同治十三年(1874),第二十二代安绍徽死后绝嗣,清廷命邛部宣抚司、暖带密土游击岭承恩兼袭河东长官司及河西抚夷司职。至1926年传至岭邦正。清代每三年贡马10匹,每年纳米132石,于建昌镇标中营交纳。下属大石头、长村、继事田土百户3名;利扼、上芍果、下芍果、阿史、纽姑、上沈渣、上热水、小凉山慕西、力厄、者加、阿什别迫、莺哥、魏土目13名(一作12名)。辖彝民12110户,辖地范围约相当于今之西昌、昭觉、喜德、冕宁、美姑西部及越西、甘洛、峨边部分地区。

猜你喜欢

  • 必阇赤

    蒙元官名。又译“笔且齐”、“必彻彻”。意为“书史”。《黑鞑事略》:“必彻彻者,汉语令史也,使之主行文书耳。”《元史·兵志》:“为天子主文史者,曰必阇赤”。1206年蒙古建国后始置,用以记写文牍。元代应

  • 温友松

    1867—1925民族工商业家。名仁椿,四川巴县(今属重庆市)人。回族。自幼好学,从长兄温鹤汀读书。光绪十五年(1889)考取秀才,以教书为业。痛恨清朝官场腐败,接受新思想,与本地士绅创办开智学堂,并

  • 崔伟

    1833—1893清末回民起义首领。字旭峰,又名崖三。陕西凤翔府崔家洼人。青年时性纯笃、刚方,处事公道,闻于乡里。同治元年(1862)陕西回民任武等起义,组织回民马队以响应,被推为关中西部(凤翔府)回

  • 盘口长颈瓶

    考古出土具有代表性的契丹器物。陶质。生活用品。因其颈长,敞口如盘状,故名。整体细长,广肩,鼓腹。为运水器物。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热水二八地辽墓壁画绘有契丹妇人用此瓶背水的情景,背景是毡庐和毡车,是一幅典型

  • 太赤

    蒙古国将领。又译太出。燕只斤氏。徐国公彻里曾祖。初为太宗(一作太祖)怯薛百夫长。后从太宗窝阔台征金,为马步军都元帅。太宗五年(1233),与阿术鲁统军破徐州,擒金帅国用安。克邳州。八年,太宗分赐诸王勋

  • 粘睦姑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弟媳,※耶律安端妻,为契丹开国初“诸弟之乱”参与者。契丹族。夫安端与诸兄剌葛、迭剌、寅底石等对长兄阿保机废世选称帝不满,于太祖五年(911)至七年(913)数次谋反,成为契丹开国伊始

  • 牛录章京

    参见“牛录额真”(358页)、“佐领”(1087页)。

  • 特里特

    见“萧得里特”(2002页)。

  • 完颜绳果

    即“完颜宗峻”(1156页)。

  • 札尔里赤

    即“扎里赤”(1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