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河州事变

河州事变

近代回族人民起义。1926年西北军刘郁芬部在甘肃扩充军,抓丁派饷,横征暴敛,民不堪命。1928年3月,马仲英在河州首先发动回族群众,揭竿而起,提出“反对国民军,赶走刘郁芬”、“不杀回,不杀汉,单杀国民军的办事员”等口号,得到广大回、汉农民的响应,拥众数千,号“黑虎吸冯军”。马仲英自任司令,马腾为副司令。制作军旗,成立执法队,并约法三章,宣布:不准抢劫、杀人。后改名“西北边防联盟军”,以马良为军师,下编3旅,以马虎山、马培贤、普照明为各旅旅长。进而三围河州城。十月,遭刘郁芬5万之众围剿,寡不敌众,败走甘肃南部,继而转战临潭、岷县、巩昌、天水,西进青海。1929年正月,入山丹,攻永昌城不下,三月败走银川。马仲英出走北京求援,余部分裂,部分被国民军改编,河州起义失败。1930年7月,马仲英回到甘州(今甘肃张掖),聚集旧部,组成“甘宁青联军”,自任司令,由山东进步人士张雅韶、吴应祺分任总顾问、参谋长之职。整顿军队,欲以甘州为据点,建立政权。1931年4月,与马步芳军战,败走新疆。后回甘肃。1932年曾一度为蒋介石收编为新编36师,马仲英任师长。1933年初,率师再入新疆,在哈密、古城子击败盛世才军。迪化(今乌鲁木齐)一战失利,败走南疆,与杨正中部汇合,消灭所谓“东土耳其斯坦共和国”和和田“伊斯兰教王国”。同年7月,率余部200余人赴苏联,死于苏联卫国战争中。

猜你喜欢

  • 陇卜

    明代藏区古地名。又作笼卜、隆布、隆保。在今青海玉树境通天河东西两岸。永乐十一年(1413),在其地置陇卜卫。详见“陇卜卫” (1254页)。

  • 西域

    古地域名。见《汉书·西域传》。指玉门关(今甘肃敦煌县西北小方盘城)以西广大地区。有两义:狭义的指西至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为止;广义的则泛指古代中国人所至和所知的玉门关以西所有境域,大体上包括今我国新疆

  • 黄乃亥部落

    藏族部落名。位于青海同仁县隆务镇西北之山区,东接麻巴和四寨子两个部落,南连曲麻部落,西近兰采,北临尖扎县之类扎滩部落。原称黄日年藏维古,是同仁四维古之一,也是同仁十二族之一,为一个千户部落。“黄乃亥”

  • 兀的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乌登河卫。永乐五年(1407)正月,该地女真首领来朝,以其居地置卫,与喜乐温河等11卫同时设立。在前苏联境内乌第河流域。

  • 射粮军

    金代兵种之一。从诸路中招募。五年一籍,以30岁以下,17岁以上强壮者充之,皆刺其颊,以防逃逸。用以充军队中的杂役。在诸兵种中地位较低。

  • 堪穷

    藏语音译,原西藏地方政府四品僧官职位名。相当于四品俗官。大多是贵族子弟在僧官学校“孜洛布扎”受一定时间训练后,先任“孜仲”,再升任宗本或各处局副职,后可升此品级。如仲译钦波(大秘书,译仑之主管僧官)即

  • 乌巴什洪台吉的故事

    古代卫拉特蒙古散文诗体小说。又称《乌巴什洪台吉和他与瓦剌人战争的历史》、《乌巴什洪台吉与卫拉特牧童》。据民间口头传说记录加工而成,作者不详。叙述16世纪末(一说17世纪初)喀尔喀乌巴什洪台吉进攻卫拉特

  • 缥甸军民总管府

    元代土司名。《元史·地理志》有“缥甸军民府”,但无注。《新元史·地理志》谓后至元元年(1335)置缥甸散府。缥甸之名屡见于《元史·爱鲁传》:“至元五年(1268)从云南征金齿诸部,蛮兵万人,绝缥甸路”

  • 家曲

    土族传统歌曲。又称“宴席曲”,土族语称“十道主亦儿”。流行于青海互助、民和、大通等地。款待宾客或婚礼时演唱。大都一问一答,短小精悍。分赞歌,问答歌和婚礼歌。赞歌,系款待贵宾时,宾主之间以比喻、夸张、象

  • 月也

    侗族村际间传统联谊活动。汉译“吃乡食”或“吃相思”,又称“作众人客”。流行于贵州榕江、黎平、从江,湖南通道,广西三江、龙胜等地侗区。多于春节和秋后举行。甲寨相邀,乙寨则全村出动,前往作客。宾主欢聚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