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清会典

清会典

书名。清典制文献。原名《钦定大清会典》,或称《大清会典》。清官修。记载各级行政机构的编制、职掌、事例,为清朝一代典章制度的总汇。仿《明会典》修,但其不追溯前代,只谈当代的典章事例。清修会典始自康熙朝,历雍正、乾隆、嘉庆、光绪凡五修,五部会典内容大体相同,由于年代不同、典章制度或因或革,有变化。从《乾隆会典》起,将会典和会典事例分开,以会典为纲,则例为目。修嘉庆、光绪两会典时,又把图单独编册,于是有《会典》、《会典事例》和《会典图》三个部分。五部会典是:《康熙会典》162卷,康熙二十三年(1684)奉敕撰修,二十九年(1690)书成,起崇德元年(1636),止康熙二十五年(1686)。 《雍正会典》250卷,雍正二年(1724)奉敕撰修,十年(1732)书成。续有康熙二十六年(1687)至雍正五年(1727)事。《乾隆会典》分《会典》100卷,《则例》180卷,乾隆十二年(1747)奉敕撰修,二十九年(1764)书成。删去已裁汰之行人司、僧录司、道录司和四译馆。增领侍卫府、八旗都统、前锋护军步军都统等门目。是书起自清初,止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其中理藩院止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而奉特旨增入者,则不拘年限。《嘉庆会典》嘉庆六年(1801)开始撰修,二十三年(1818)书成,分《会典》80卷,《事例》920卷,《图》132卷。所载内容以嘉庆十七年(1812)为限。《光绪会典》为今通行本,分《会典》100卷, 《事例》1220卷,《图》270卷。光绪十二年(1886)开馆撰修,二十五年(1899)书成。凡光绪二十二年(1896)前有关典制,一律纂入。有光绪间内府刻本及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等刊本。对研究民族史和满族史有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 江南总摄

    元代管理江南佛教寺院僧尼之僧官。至元元年(1264)置※总制院(后改名※宣政院),命八思巴领院事以管理全国佛教及吐蕃全境事务。十三年(1276),元军入江南,取临安(今浙江杭州)。十四年二月,诏以僧亢

  • 苫彻

    蒙古国及元朝将领。钦察人。初事窝阔台汗,任阿黑塔臣(司牧马)。后从攻凤翔、潼关,随大将速不台攻汴京(今开封),破蔡州,从皇子阔出攻枣阳,从宗王口温不花取光州,升百户,赐号“拔都儿”,故称苫彻拔都儿。宪

  • 苏勒

    佤语音译。解放前云南双江佤族地区对长工的称谓。当地所雇长工不论男女和年龄大小一般只管吃、住和每年给一点衣服,不再另给工资。但也有一些村寨对20岁以上的长工可酌情给少许工资,或与雇主有亲族关系者也会多少

  • 的令

    ?—1374明洪武年间苗族起义首领。贵州平伐(今龙里东南一带)人。苗族。洪武六年(1373),与的若等率大平伐苗民起义。谷峡、刺向关等地苗民纷起响应,聚众树栅,攻的敖等寨。七年,遭贵州指挥张岱的镇压,

  • 葛逻禄

    突厥之一部。鄂尔浑突厥碑文作Qarlug。又译作歌罗禄、割鹿、哈剌鲁。内分3部:谋落(又称谋剌)、炽俟(又称婆匐)、踏实力,故又称三姓葛逻禄。首领号叶护,故又称三姓叶护。唐初,游牧于金山(今阿尔泰山)

  • 耶律隆祐

    ?—1012辽皇子。名又记作隆裕。小字高七,一字胡都堇。契丹族。为辽景宗※耶律贤第三子,辽圣宗※耶律隆绪二弟。史载其“性沉毅,美姿容”,“少时慕道,见道士则喜”(《契丹国志》卷14)。乾亨(979—9

  • 顺义王部

    见“土默特万户”(72页)。

  • 天方性理

    书名。亦名《天方性理图传》。清代回族学者※刘智撰。成书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前后。包括本经(5章)和图传(5卷)两部分,图以著经之理,传以详图之义。乃合伊斯兰教一神论与中国儒家性理学说为一体,论

  • 移典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下皆设抹里。移典为天祚皇帝※永昌宫下之一抹里。

  • 马九霄

    元代书画家,诗人。原名唐古德,字立夫。以“马”为姓,以号行。回回人。先世本西域人,祖父随蒙古军东迁,占籍怀孟(今河南沁阳县),后定居龙兴(今江西南昌市)。元曲家、书法家马九皋胞弟。历任江西行省令史、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