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国志
书名。唐宴(本名震钧,字在亭,别号涉江,满族)著。撰于1919年,有刘氏求恕斋丛书本和1977年台北文海出版社本。凡4卷。卷1曰纪,内分原始(渤海渊源)、纪年(诸王纪)、后纪年(渤海遗民反辽斗争情况);卷2曰志,包括地理、职官、舆服、礼乐、词命、姓氏、风俗、物产8类;卷3曰表,列朝贡,征战2表;表4曰传,分同姓列传、异姓列传、孑遗列传3子目。是书为渤海史第一部专著,虽取材不全(日本古籍中的史料未见采用),有些论述和论证也不精确,但体例粗备,自后撰渤海史者多取法之。
书名。唐宴(本名震钧,字在亭,别号涉江,满族)著。撰于1919年,有刘氏求恕斋丛书本和1977年台北文海出版社本。凡4卷。卷1曰纪,内分原始(渤海渊源)、纪年(诸王纪)、后纪年(渤海遗民反辽斗争情况);卷2曰志,包括地理、职官、舆服、礼乐、词命、姓氏、风俗、物产8类;卷3曰表,列朝贡,征战2表;表4曰传,分同姓列传、异姓列传、孑遗列传3子目。是书为渤海史第一部专著,虽取材不全(日本古籍中的史料未见采用),有些论述和论证也不精确,但体例粗备,自后撰渤海史者多取法之。
见“呕罕河卫”(1067页)。
清代驻京以及蒙古地区佛教僧职名。清代蒙古寺庙较多地区或按所在行政区划或跨越行政区,置喇嘛印务处于某一大寺,设掌印札萨克达喇嘛,处理所辖地区政教以及寺与寺之间事务。也是当地政教合一的掌权者。京师设掌印札
见“合撒儿”(835页)。
明代乌思藏地名。在今西藏拉萨市东北郊。永乐七年(1409),其寨官三夺儿三竹朵尔只与必力工瓦国师端竹监藏等,遣使入朝贡马及方物等,获赐钞、币、袭衣等。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亦作达呼尔、达胡尔、达古尔、达瑚哩、打虎儿、打狐狸,皆同音异译,意为“种田的人”。始见于清康熙五年(1666)。清有别称“爱门人”。有说16世纪时史载之“达奇鄂尔”部即达斡尔。新中国
族名。哈尼族自称之一。交错聚居和散居于景东、墨江、元江、镇沅、普洱、江城、新平等县。参见“哈尼族”(1633页)。
见“閤门司”(1727页)。
即“都定臣”(1816页)。
见“广平淀”(131页)。
南朝宋、齐、梁对吐谷浑王的封号。宋元嘉五年(428)吐谷浑王慕璝、元嘉十六年(439)慕利延(慕延)、南齐建元三年(481)度易侯、梁天监三年(504)伏连筹等吐谷浑王均先后受此封。因其统治地区在今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