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南
蒙古地区名。亦作幕南。蒙古高原的大沙漠,将高原分为南北两个地区,此指大漠以南地区。昔匈奴曾据有其地,东汉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乌桓乘匈奴国乱、灾荒,击之,“匈奴转北徙数千里,漠南地空”(《后汉书·乌桓传》)。蒙古兴起后,兼并诸部,领有其地,自是,漠南地区为蒙古族分布驻牧之所。清代漠南指内蒙古。
蒙古地区名。亦作幕南。蒙古高原的大沙漠,将高原分为南北两个地区,此指大漠以南地区。昔匈奴曾据有其地,东汉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乌桓乘匈奴国乱、灾荒,击之,“匈奴转北徙数千里,漠南地空”(《后汉书·乌桓传》)。蒙古兴起后,兼并诸部,领有其地,自是,漠南地区为蒙古族分布驻牧之所。清代漠南指内蒙古。
即“慕容廆”(2438页)。
一译满苏尔。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察合台后王吐鲁番苏勒坦阿哈木特长子。世居新疆吐鲁番。初隶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康熙五十九年(1720),因向清军献马驼,获罪于准部贵族,被拘禁于喀喇沙尔(今新疆焉耆)
?—1659清朝武官。蒙古正白旗人。天聪八年(1634),授牛录章京世职。从征乌苏鲁乌喇,获壮丁60人以归。崇德五年(1640),从征明,围锦州。顺治元年(1644),署梅勒章京,从世祖入关,留为后队
女真语音译,意为“亲军”。《金史·兵志》:“禁军之制,本于合扎谋合。合扎者,言亲军也,以近亲所领,故以名。”贞元(1153—1156)迁都,以太祖完颜阿骨打、辽王完颜宗干、秦王完颜宗翰之军为合扎猛安,
见“左部哈萨克”(459页)。
见“石虎”(445页)。
古族名。又称始呼之戎。戎的一支。分布于晋南。商太丁七年,为周人所败。
傣语音译。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最高封建政权中的礼宾官,管理司署府内的布置,接待宾客,负责烟茶招待等。在代表等级地位的※“田官等级”中属“小二十田级”,领有薪俸谷子240挑(每挑约合50斤)。
见“元恪”(228页)。
春秋时赤狄的一支。亦作牆咎如、将咎如。春秋初年,居牧于晋国西北(一说即今山西石楼县北),以黄河为界,居河东,河西居白狄。周惠王二十二年(前655),被白狄击败,其2女叔隗、季隗被俘,被献与在白狄避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