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爨宝子碑

爨宝子碑

东晋时云南碑刻。因比南朝刘宋时的※爨龙颜碑小,故俗称小爨碑,亦合称两爨碑。安帝义熙元年(405)立。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在云南南宁(今曲靖)南70里扬旗田出土。咸丰二年(1852)移置城内武侯祠,著录于方志。今存曲靖市第一中学,加盖碑亭保护。碑高183厘米,宽68厘米。额文5行,行3字,称“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之墓”。碑正文13行,行30字。碑下截题名13行,行4字,著13人之官职及姓名。碑文记述年仅23岁的爨宝子的事略,续以赞辞,从中可以看出爨氏自三国以后即发展为南中大姓,担任将军、郡太守之要职,统治当地少数民族,爨宝子年少,当为袭祖职。所录主簿、录事、西曹、都督、省事、书佐、小吏、威仪等官职可考查当时地方官吏的设置情况。又碑文题“大亨四年岁在乙巳四月上恂立”,而大亨为晋安帝壬寅年(402)三月改的年号,翌年即改称元兴二年(403),则爨氏虽臣属晋朝,然交通阻隔,未知内地之改元,故长期沿用旧年号。碑文多别字,书法古朴厚重,在楷隶之间,康有为称其“朴厚古茂,奇姿百出”,李根源赞之“下笔刚健如铁,姿媚如神女”,为历代书法家所重。

猜你喜欢

  • 罗布桑巴尔丹吉格梅特

    1820—1860蒙古佛教(喇嘛教)僧人。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伊拉古克散呼图克图六世。嘉庆二十四年(1819),五世罗布桑巴尔丹圆寂,经寻访,他被确认为转世灵童,迎入寺内坐床,为六世。咸丰十年(1860

  • 扎哈卫

    见“者哈卫”(1348页)。

  • 卡其玛

    赫哲族传统手套的一种。赫哲语音译,意为“狍皮手套”。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用两块狍皮缝成。手背上面的皮子抽褶,姆指与其余四指分开,手腕上部另以薄兽皮或鱼皮做成约半尺长的筒,并缝有带子。戴

  • 旗屯

    军屯方式之一。清代八旗官兵于边疆开垦地亩之称。康熙二十五年(1686),以反击罗刹入侵的凯旋官兵,移驻墨尔根(今黑龙江省嫩江市)、黑龙江(今黑龙江省爱辉县南老城)等地。前城令索伦、达斡尔官兵,后城令原

  • 满都海彻辰夫人

    见“满都海哈屯”(2394页)。

  • 达呼里

    见“达斡尔族”(735页)。

  • 颇里八部

    见“婆离八部”(2128页)。

  • 俺答封贡

    明朝和蒙古俺答汗的和议。东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为解决农牧区之间的经济交流,改善蒙古地区的经济状况,自嘉靖十三年(1534)起,向明朝提出了数百次的“通贡互市”建议,均遭明世宗为首的顽固派的拒绝

  • 梁济

    1860—1918清末民初蒙古族学者。字巨川、孟匡。广西桂林人。九世祖忽必烈后裔,云南梁王之后。清乾隆年间其曾祖梁堂始迁广西,遂为桂林人。9岁其父梁承光逝世,家境日渐贫苦,母训读甚严。20岁即出为塾师

  • 李纯祐

    1177—1206西夏第六代皇帝。党项羌族,本姓拓跋氏。仁宗李仁孝长子,母罗氏。17岁即帝位,改元天庆元年(1194),行附金和宋之策,受金册封为夏国主。三年(1196),不允其族弟越王李仁友子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