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父子连名制

父子连名制

以子女名同父名世代相连的命名制度。发生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变时期,盛行于父系氏族公社确立之后。其时,父系家长从维护自己和子女的权益出发,利用自己在社会和家庭中所处的优势地位,变※母女连名制为父子连名制,以确保父系血统和财产由血亲传承,并区分血缘亲属的远近,使远离者不失其祖。此种制度在我国不少民族中普遍存在,有的一直保留至近代。连名方式约4种:其一为父子连名与母女连名并行式。如布朗、拉祜、独龙等族。此乃母系残余尚存或父子连名尚未健全的反映。其二为父名与子名顺连式,即父名置于子女名之前。有彝、纳西、景颇、怒、哈尼、基诺、贵州部分台江苗族等。如丽江纳西族土司家族的谱系是:阿琮阿良—阿良阿胡—阿胡阿烈—阿烈阿甲……,每代的前两个音节为父名,后两个音节为本人名。其三为父名与子名反连式,即父名置于子名之后。有佤、维吾尔、贵州苗族、高山族中的泰雅人和平埔人等。如瓦族永格来寨杨布勒家谱系是:豪克所—格朗豪克—比欧格朗—克士比欧—剖恩克士……。从格朗豪克一代起,后两个音节为父名,前两个音节为本人名。其四为父子重名式。即子名中重复父名的一二个字或一二个音节,而不注重于顺序。如历史上的烧当羌,其四代世系为滇良—滇吾—东吾—东号。此外,白族过去曾有冠姓连名与冠姓重名的连名形式,如大理国主段氏后期的谱系是:段正淳—段正严—段正兴—段智兴—段智祥—段祥兴—段兴智。以上各种连名法,当出现与他人同名时,有些民族则采取增连祖父名,或氏族、部落、家族名以示区别。前者如高山族、贵州台江苗族,后者如独龙族等。

猜你喜欢

  • 镇远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五等级封号之一,授龟纽镀金银印。至元二十七年(1290),拖雷第八子拨绰孙牙忽都始封。大德十一年(1307),子脱列帖木儿袭封。

  • 达瓦

    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号扈鲁玛台吉。博尔济吉特氏。青海和硕特部※固始汗弟布雅鄂特欢裔孙。世牧准噶尔额琳哈毕尔噶(今新疆依连哈比尔尕山)。清乾隆二十年(1755),迎降清军,授札萨克辅国公。二十二年(

  • 门艺事件

    渤海国王大武艺挑起的与唐冲突。唐开元十年(722),黑水靺鞨遣使朝唐,唐任命其酋倪属利稽为勃利州刺史。十四年,唐以黑水靺鞨地置黑水州,以其首领为都督,并派汉官为长史。渤海王大武艺时正“斥大土宇”,扩展

  • 白从晖

    ?—954五代时北汉大将。吐谷浑族。英勇善战,多谋略。后晋开运(944—946)初,仕晋为冀州刺史,以击败契丹兵知名。北汉时为义成节度使。乾祐七年(954),高平之战,为行军都部署,兵败,病卒。

  • 聚姑

    清代四川阿都土官。彝族。雍正六年(1728),随清兵征伐凉山彝民,擒献首领,以功授阿都正长官司(治今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西北鱼水坡)长官。

  • 大凉族

    党项部族名。一作大梁族,地在灵州(今宁夏灵武县)河外贺兰山以北。初归附党项拓跋部首领李继迁,后因隙迭相攻掠。宋真宗时(997—1022)特诏令使者邀部族兵讨李继迁。

  • 李紫琮

    宋代云南大理国(后理国)大臣。亦作李子琮。白族。大理人。事大理国第十六世国王段正严(段和誉,1108—1147年在位),任“天驷爽彦贲”(大理国清平官之一)。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为进奉使,与副

  • 玷厥

    见“达头可汗”(731页)。

  • 马和福

    1885—1937革命烈士。甘肃临夏西乡人。回族。年轻时逃荒至宁夏西吉沙沟,在哲赫林耶教主马震武处作长工。后至吴忠、锁家岔、豫旺一带打短工,并定居豫旺。1936年六月,西往红军占领豫旺时,积极协助红军

  • 八角事件

    四川小金县八角屯藏族等反对军阀之斗争。1917年八角屯藏汉人民因不堪军阀的压迫和苛敛,在藏族喇嘛查都若巴、汉族傅南山等人率领下举事,众至6—7千人,两月内先后攻占懋功、抚边、绥靖、崇化及丹巴县。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