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玛木特衣

玛木特衣

彝语音译。汉译《训世诗》。四川凉山彝族古伦理道德文献。作者不详。有冯元蔚、曲比石美等汉文译本(1978年版)。成书较《勒俄特衣》晚,有一些清代内容。它通过一个男主人公生平的简略叙述,宣扬奴隶制度下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以及社会、生产、生活、父子、夫妻间相互关系的箴言、祸福因果报应等观点。主要分7个部分:(1)一轮13岁。从小就要懂得“人往高处走,兔往高处跳”。要有自尊自豪感。(2)两轮25岁。“热爱父母无止境”,要勤俭致富,遵守社会公德。(3)三轮37岁。要晓得人会有运气。(4)四轮49岁。人要依靠天,敬仰舅舅。(5)五轮61岁。到此岁后,各种知识都要有。“土司凶恶百姓逃,扫帚太硬粮食跳”。(6)六轮73岁。要给儿孙立规矩,宣扬“黑彝忠于土司,白彝忠于黑彝。妻子不要咒丈夫,奴隶且莫咒主子”。(7)七轮84岁。人至高龄,任何事都不能管了,生活亦不能自理。最后说:“善来要善报,恶来要恶报。善来不善报,无人做好事,恶事将会不断来”。该书对奴隶主阶级巩固奴隶制度,进行思想统治,都起到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 夸兰蘑菇

    满汉语合称,菌类生物名之一。“夸兰”,又作“夸阑”,满语音译,意为“军营”、“庭院”或“工场”、“库场”等。加“包”(意为“家”),满语“夸兰包”,意为“营房”、“兵房”或一般居民屋等。营房或住所的周

  • 北魏太武皇帝

    见“拓跋焘”(1358页)。

  • 奢香

    约1361—1396明初贵州女土官。水西宣慰使※霭翠之妻。彝族。洪武十六年(1383),夫老病,代掌水西(今乌江上游鸭池河以西)宣慰司事。贵州都指挥马晔(又作华、烨或煜)欲灭水西安氏而代之以流官,便借

  • 图布德尼玛

    参见“珊瑚串珠”(1562页)。

  • 於只支

    见“伊连”(802页)。

  • 安定郡

    古地名。秦属北地郡。西汉元鼎三年(前114)分置。郡治高平(今宁夏固原),东汉迁至临泾(今甘肃泾川北),魏、晋因之。原为戎狄居地,郡有乌氏、月氏道,因其族人居于此得名。又有“昆夷旧壤”说,绲夷曾在此活

  • 乌护

    即“乌纥”(328页)。

  • 渠复累

    汉属国大且渠(大首渠)。匈奴人。武帝元鼎五年(前112),以击匈奴有功,被封为昆侯。卒,子乃始嗣。

  • 金武元皇帝

    即“阿骨打”(1212页)。

  • 冀中区回民抗战建国联合总会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回民抗日救国组织。1938年3月18日,冀中十余县“回民抗日救国会”代表及冀中军区回民总队代表,在河北省任邱县举行的冀中区第一次回民代表大会上决议成立。刘文正、马玉槐等13人为执行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