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洪自卫支队
全称滇黔绥靖公署云南省政府班洪自卫支队。抗日战争时期云南沧源佤族地区一带抗日武装组织之一。1942年日本帝国主义从缅甸入侵我国西南阿佤山区,激起当地各族人民抗日保土的热潮。1944年10月班洪地区佤族大头人胡忠华前往昆明会见国民党云南省主席龙云,龙云提供步枪300枝,授意其回班洪地区组织抗日自卫支队,并任命胡忠华为班洪自卫支队总指挥,李文焕、田子昌为副总指挥,高耀恒为参谋长。下辖6个大队,约千余人。
全称滇黔绥靖公署云南省政府班洪自卫支队。抗日战争时期云南沧源佤族地区一带抗日武装组织之一。1942年日本帝国主义从缅甸入侵我国西南阿佤山区,激起当地各族人民抗日保土的热潮。1944年10月班洪地区佤族大头人胡忠华前往昆明会见国民党云南省主席龙云,龙云提供步枪300枝,授意其回班洪地区组织抗日自卫支队,并任命胡忠华为班洪自卫支队总指挥,李文焕、田子昌为副总指挥,高耀恒为参谋长。下辖6个大队,约千余人。
元代官署名。秩从二品。世祖至元六年(1269),颁行八思巴制蒙古新字——八思巴字。八年,始立新字学士于翰林兼国史院。十二年,别立蒙古翰林院。设官历有变化,后定置承旨、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直学士、
宋时国际贸易中心之一。在钦州(今属广西)江东驿。外通交趾(今越南)、占婆(今越南南方)、真腊(今属柬埔寨),内达邕(南宁)、广(广州)、湖湘,为宋朝海路交通口岸之一。国外民间舟楫随便往返,多以鱼蚌易米
鄂伦春人旧时夏季的一种简易住所。鄂伦春语音译。流行于小兴安岭地区。过去鄂伦春族毕拉尔路人口少的户夏季多居之。用柳条或桦树条搭成,即把两根树条粗头对称地埋入土中,弯成弧形,将另一端相接捆牢;埋立排数按所
明代四川藏族部落名。其地在今松潘境。洪武十四年(1381),明廷在其地置班班簇长官司。永乐十二年十二月(1415,1),长官司派人入朝贡马,赐以钞、币、袭衣等。宣德七年(1432),因收容自甘肃洮州等
见“完颜文”(1143页)。
西夏监军司名。全称韦州静塞监军司。夏景宗李元昊建国时建,为西夏初期12监军司之一。驻地韦州(威州,今宁夏中卫县韦州镇),初称韦州监军司,毅宗奲都六年(1062)改称静塞军。备宋环、庆2州。
古代部落首领的称号。汉代匈奴已有之,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呼韩邪单于(又称䤈落尸逐鞮单于)即由匈奴南边八部大人共议所拥立。乌桓、鲜卑各部首领亦称大人,由推举产生。《后汉书·乌
1804—1924清末民初武术家。河南洛阳人。回族。武术家※马兴子。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幼承家训,从父学心意六合拳。20余岁,已精心意六合拳各套拳路。继承父志广传击技,曾在本县北窑清真寺办武学,又在东
满语音译,又作噶珊,汉语意为“村屯”。清代东北满族等聚居地区的基层行政单位。例以城区称“坊”,近城地带曰“厢”,厢以外曰“乡”。乡居的各村庄、村落,即“嘎山”。后金天聪(1627—1635)间,以“屯
女真文字崖壁墨书题记。书于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索伦乡红光三村南山坡石砬子上。此为两山谷相交处,座西向东。题字距地面半米,相近两处,可辨者70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