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琼博拉墓群

琼博拉墓群

古墓葬。位于今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城关西南36公里处,海拔1380米。分布于乌孙山北麓琼博拉沟口东侧山前坡地。有墓150余座,分3片。琼博拉沟口东侧有100余座,中有大墓一座,封堆高2米,直径20米,封堆外环绕有带状石圈,宽80公分;中型墓20座,封堆高1米,直径10—13米。余多为小墓,封堆高30—50公分,直径3—6米。一位于坡东缘下的塔斯科莫尔沟东坡,有40余座中小型墓。一位于阿热墩村北路旁,约10余座,封堆较小(有些因筑路已遭破坏),大多呈土墩状,顶部铺少许卵石,少数为卵石堆。中型墓多为三、五一组南北排列。曾出土铜盘大小各一件;大盘,方形,边长76厘米,高23厘米余,直口宽折沿,平底,盘下铸有4个蹄形空心足,足高16厘米余;小盘长方形,长64.5厘米,宽59厘米,直口折沿,平底,对称有4个半圆形横耳,盘下铸4个垫形足。从铜盘造型风格看,似为战国时塞人文化遗存。

猜你喜欢

  • 陇川宣抚司

    明代傣族土司名。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麓川路,至顺元年(1330),改麓川路军民总管府,至正十五年(1355),改置麓川平缅宣慰使司。明洪武十七年(1384),改为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司。正统六年

  • 品达鲁虢部

    契丹部族名。一作品打鲁瑰部。以所俘邻族※达鲁虢部置,为辽太祖20部之一。隶南府,置节度使统领,部族军属西南路招讨司,戍黑山(今内蒙古巴林右旗西北罕山)北。

  • 西州都督府

    唐代设置于西域地区的羁縻机构。高宗显庆三年(658)以西州(治所在高昌)改置,隶安西都护府管辖。玄宗天宝元年(742),改称交河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复为西州,下辖前庭、柳中、交河、天山、蒲昌5

  • 多囊木冬

    藏语音译,意“炊烟”、“冒烟”。①旧时西藏农村对※堆穷的另一种称呼。 ②旧时西藏各地领主或※头人视其需要向当地所有能冒炊烟的居民平均摊派的一种差役名。

  • 相夫

    ?—300高句骊国第十四世王。一名歃失娄。西川王※药卢子。自幼骄逸多疑忌。晋元康二年(292),父死,以太子继位。忌杀叔父、功臣达贾,国人叹曰:“微安国君,民不能免梁貊、肃慎之难。”旋又疑其弟咄固有异

  • 合罗气把都儿台吉

    见“哑速火落赤把都儿”(1627页)。

  • 不怜吉歹

    见“卜怜吉歹”(20页)。

  • 马重英

    即“达札路恭”(730页)。

  • 赵琴仙

    1906—1928白族著名女革命烈士。原籍云南大理,生长于昆明。毕业于省立女子师范,在女中附小任音乐教员,倾向革命,在学生中组织少年读书会(云南少年先锋队前身),参与组织“妇女励进社”。经吴澄介绍,加

  • 汉阳

    古县名。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分夜郎辖地中南部置。治所在今贵州赫章。秦亡,夜郎复据其地。西汉复置县,治所在今贵州水城、威宁一带。向为夜郎民所居之地。其地今有苗、彝、回等民族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