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甘丹寺

甘丹寺

①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最大寺院之一。又作噶尔丹、噶勒丹、甘当寺等,寺名均为藏语音译,意为“具喜”寺,全名具喜尊胜洲。清世宗(1722—1735在位)曾赐名“永泰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历史最悠久的庙宇。明永乐七年(1409),在贵族扎噶尔宗宗本仁钦贝等人资助下,由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亲自主持创建,并作该寺首任法台。与哲蚌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位于拉萨市东达孜县境内汪固尔山的山坳处。原有主建筑为错钦大殿,可容3000人,内设宗喀巴讲经时用过的坐椅。还有宗喀巴肉身灵塔、居室及中、小殿堂、僧舍等,历经扩建,规模宏伟,内藏珍贵文物亦丰。寺内分绛孜、夏孜二扎仓及若干康村等组织。曾规定僧人总数为3300名,解放前实达5000。每7年轮流由二扎仓的却杰(法主)中出一人总管全寺事务,称甘丹墀巴,即甘丹寺法台,被视为宗喀巴的传统继承人,宗教地位颇高。在旧西藏政教合一制度下,该法台常同达赖、班禅或摄政等一起参与全区重大政务的决策。全寺主要经济来源是占有庄园、牧场、农牧奴,并以差、租、高利贷和经营封建买办性商业剥削农牧奴;其余来自信众布施和政府补助。 ②藏传佛教(喇嘛教)寺庙。位于喀尔喀蒙古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清嘉庆十四年(1809),第四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修建。为专供修高深佛教经典之处。寺内建有专供修显宗的参尼庙两座及五世、七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舍利塔各1。寺西北有信徒为除灾祈福而建造的白塔28座。

猜你喜欢

  • 木必

    云南怒江傈僳族荞氏族木必家族首领。十六七世纪,在丽江土知府纳西族木氏指挥下,率众与西藏统治集团争夺中甸、维西、宁蒗的统治权。因在斗争中连续取胜,傈僳族尊称其为“括木必扒”,即荞氏族的木必。后因丽江地区

  • 私渠比鞮海

    汉代匈奴地区湖泊名,今蒙古国乌布苏泊。东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车骑将军窦宪与南匈奴联兵,大败北匈奴于此,斩名王以下13000人,获牧畜百余万头,迫温犊须等81部、20余万人归降。

  • 西藏法典

    原西藏地方政府审理一般民事、刑事案件所据的成文法。源于吐蕃之六种大法,后经西藏历代执政者整理,编成一套政教合一以维护农奴主利益为主旨的等级森严、科条分明的法典。分两种:一为“却尺母”(藏语音译,意为喇

  • 卜古可汗

    见“仆固俊”(318页)。

  • 越里

    见“遥里”(2370页)。

  • 游子远

    前赵主刘曜谋臣。光初三年(320)六月,赵将解虎及长水校尉尹车结巴人首领句徐、厍(“厍”音“舍”)彭谋反,事觉,皆伏诛。巴众尽举兵,四山氐、羌、羯应之者30余万,关中大乱。子远时任光禄大夫,献“抚剿兼

  • 迈买铁里

    ?—1857清代新疆库车农民起义首领。维吾尔族。库车人。咸丰五年(1855),为反对库车办事大臣乌尔清阿、阿奇木伯克迈玛斯底克滥派差徭,与呢雅孜潜赴伊犁控告。获伊犁将军允准,该地农民只承当5种官差,不

  • 呵呢呐

    赫哲族的一种民间小调。赫哲语音译,亦作“合呢呐”。因歌曲开头、结尾均用“呵尼呐”,唱词中也间插入此三字得名。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多为妇女织鱼网、晒鱼兽肉干等劳动时哼唱。曲调开朗、明快,

  • 慕容泓

    ?—384十六国时期西燕建立者。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慕容氏。前燕国君※慕容儁子,※慕容暐弟。前燕光寿三年(359)封济北王,后为苻秦北地长史。建熙十一年(370),前燕为前秦所灭,与暐及

  • 郑和

    1371—1434明代著名航海家。本姓马,小字三保(或作三宝)。云南昆阳(今属昆明市晋宁县)人。回族。元代政治家、云南行省平章政事赛典赤·瞻思丁后裔。世代信奉伊斯兰教,为人正直,乐善好施,深受乡里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