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甸城记碑

甸城记碑

呼和浩特地区元代古碑。建于延祐七年(1320)。碑高2.85尺,宽2尺。由裕斋后人李文焕撰书,刘仲义刻石。碑文记述古丰州地区的历史、地理方位、风土人情、名胜古迹、行政管理等。从碑文中还可看到宋代该地“垦耕牧养,军民相参居止”的社会经济状况,丰州甸城山谷道路四至。对研究呼和浩特地区的历史有重要价值。宋代甸城今已无考,唯有此碑略作记述。碑原置何处亦无从稽查。清雍正三年(1725)重立于归化城(今呼和浩特)都统署。1893年,俄国旅行家波兹德涅耶夫见到此碑,作为珍宝记录在《蒙古及蒙古人》一书中。碑文拓片亦收录在《归绥县志》中。古碑现收藏于内蒙古博物馆后院。

猜你喜欢

  • 零陵蛮

    古族名。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置零陵郡,以居其郡而得名。分布在今湖南西南与广西北部接壤地带。秦属长沙国。两晋泛称※槃瓠蛮。东汉元初三年(116)在羊孙、陈汤等人领导下,聚众千余人,著赤帻,称将军

  • 陈喜

    明代蒙古族画家。字仲乐。明宫廷太监。博雅多识,专工人物鸟兽画。明人夏文彦《图绘宝鉴》赞其丹青“下笔无痕,为一代之妙”。

  • 临潭县

    古县名。秦汉时为羌地。北周明帝武成元年(559),大司马博陵公贺兰祥及宇文贵、于谨等讨吐谷浑,筑洪和城以保据西土。后改为美相县,属洮州。隋开皇十一年(591),以汛潭县改今名,治所在今甘肃卓尼县西洮河

  • 和贝

    ?—1676清朝武官。蒙古镶蓝旗人。巴林氏。世居喀喇沁。初任云骑尉品级章京。顺治十五年(1658),从征云贵,败南明晋王李定国等于鲁噶。康熙十四年(1675),从征陕西王辅臣,败敌兵于峻岭。十五年,从

  • 德宁路

    元代行政区划名。隶中书省。治所德宁县(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北)。蒙古国建立前,汪古部世居该地。元代汪古部贵族赵王于黑水(今艾不盖河)北岸修建以王府为中心的新城(俗称赵王城),定名静安县,为静安路

  • 女真国子学

    见“女真学”(146页)。

  • 安启

    ?—1731清朝武官。满洲镶黄旗人。俞窟里氏。世居虎尔哈松阿里江。雍正七年(1724),以参领随大将军傅尔丹,由北路进征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策零。九年,和通胡尔汉诺尔之役,力战阵亡,追赠一拖沙剌哈

  • 茹茹

    见“柔然”(1779页)。

  • 龙吉

    彝语音译。意为孤独的奴隶。旧时四川凉山雷波一带彝族对一种单身奴隶的称呼。系由从外地抢劫而来的汉族或其他民族成员构成。住在主子家中,一年到头无休止地为主子劳动,如田间生产,放牧牛羊,家内杂役等,毫无人身

  • 伯麟

    ?—1824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姓瑚锡哈哩氏,字玉亭。乾隆三十三年(1768),由翻译举人考取笔帖式。三十六年,中举人。累官至内阁学士,历任盛京兵部、户部侍郎,后兼管奉天府。六十年,以袒护旗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