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过尼过俄
傈僳语音译,意为“亲人离别调”。傈僳族民歌曲调名。通常在亲人离家远行送别时送行人与被送行人之间对唱。内容为互嘱分别后注意安全、保重身体、照料好大小事务,并请神灵保佑,使全家内外无灾无患,幸福美满。
傈僳语音译,意为“亲人离别调”。傈僳族民歌曲调名。通常在亲人离家远行送别时送行人与被送行人之间对唱。内容为互嘱分别后注意安全、保重身体、照料好大小事务,并请神灵保佑,使全家内外无灾无患,幸福美满。
新疆维吾尔族宗教节日。意谓“祈祷”。又称超度孽鬼节。主要流行于喀什噶尔(今喀什)及和田地区。类似汉族清明节。无固定节期,多在盛大节日时举行。届时各家俱往祖墓哭祭,点灯诵经,谓之迎奉祖先。
旧时满族萨满教祭祀活动。祖宗板,满语作“倭库”,一般长1.5尺,宽1.8尺,满族入关前,各家于正屋西藏上龛置之,上放谱匣,内藏祖先像、族谱,祖先偶像或朝封诰命等。每逢年节,为“缅怀远祖”,行祭祖礼。其
清代杂谷(理番)厅所属土屯长官。九子屯地在今阿坝州理县薛城乡。乾隆十七年(1752),杂谷宣慰使苍旺不法,被诛,其地改流,北部置里,南部设五土屯,九子屯为其一。设土守备、千总、把总、外委各1,后又增设
见“松桃县”(1295页)。
府名。明置。古为黎峨里。元为平月长官司。明洪武十四年(1381),置卫,十七年(1384),改为军民指挥使司,属四川。万历二十九年(1601),始置府,属贵州。治所在今贵州福泉县。领州一:黄平;县四:
元代奴婢之奴婢的称谓。社会等级最低。陶宗仪《辍耕录》:“凡婢役于婢者,俗谓之重台。”
蒙古部名。也称东土默特,以别于※归化城土默特(西土默特)。由两部分组成。成吉思汗功臣济拉玛(者勒蔑)后裔莽古岱,从喀喇沁部徙居土默特。后金天聪三年(1629),其孙善巴率众附清,九年(1635)建旗,
参见“高罗衣起义”(1919页)。
见“列门河卫”(719页)。
见“多居嘉木措”(8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