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特菲勒
※“甘南事变”领导人之一。又名马穆哥,人称“眼窝司令”。甘肃东乡(今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人。东乡族。十七、八岁时被马家军抓去当兵逃归。1943年初,在抗日救国革命斗争的影响下,组织宁定(今东乡族自治县南部和广河县部分地区)东乡族人民进行反抗国民党的斗争,与甘南地区各路义军联合组成“甘南农民抗日自卫军”,任旅长、一路军司令。在东乡巴羊沟歼敌数个连,在康乐歼敌一个团。后转战于康乐、朱家山、临潭等地。临潭失利后,与义军马福善部会合向东乡地区转移途中,遭人杀害。
※“甘南事变”领导人之一。又名马穆哥,人称“眼窝司令”。甘肃东乡(今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人。东乡族。十七、八岁时被马家军抓去当兵逃归。1943年初,在抗日救国革命斗争的影响下,组织宁定(今东乡族自治县南部和广河县部分地区)东乡族人民进行反抗国民党的斗争,与甘南地区各路义军联合组成“甘南农民抗日自卫军”,任旅长、一路军司令。在东乡巴羊沟歼敌数个连,在康乐歼敌一个团。后转战于康乐、朱家山、临潭等地。临潭失利后,与义军马福善部会合向东乡地区转移途中,遭人杀害。
僜语音译。西藏察隅地区僜人佩戴的一种头饰。早年为天然竹条简单加工而成的环状器,罩在前额,起到方便劳动和保护皮肤的作用。随着纺织业的出现和金属的传入,男子格崩改用布料,即将长条状的布盘在头上,老年尚黑色
见“赖和木图拉”(2314页)。
南北朝时期龙山雉水一带少数民族的总称。以水名为族名。分布在今河南襄城西部郏县东南。蛮帅鲁奴子屡为南朝边患,扰龙山,欲归北魏,径北魏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北)蛮帅鲁轨言于北魏,以鲁奴子为四山王。后鲁轨子鲁爽
契丹官名。《辽史·百官志》称:“林牙,修文告。”“掌文翰之事。”宋人江休复《嘉祐杂志》;“戎使林牙者,犹翰林学士。”一说“林牙”为契丹语名目,汉意为“翰林学士”;一说不类翰林,为泛指掌文书之书记官。辽
见“刘知远”(863页)。
见“拔都”(1363页)。
见“耶律鲁不古”(1328页)。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诺伙家支的头人之一。详见“家支头人”(1947页)。
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维吾尔语,“白水”之意,因阿克苏河得名。今新疆阿克苏县。乾隆二十三年(1758),设办事大臣。三十一年(1766),隶乌什参赞大臣。四十四年(1779),改设领
见“叟”(17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