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窝阔台汗国

窝阔台汗国

蒙古四大汗国之一。为※窝阔台后王※海都(窝阔台第五子合失之子)所建。原为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封地。元太祖二十年(1225),成吉思汗划分诸子封地,窝阔台领有今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1229年,窝阔台继承大汗位后,将封地赐与其子贵由。1251年,蒙哥汗即位后,以窝阔台系诸后王屡与作难,封地被分裂为数个领地,以去其势。窝阔台第六子合丹被谪迁于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第七子灭里迁也儿的石河(今额尔齐斯河);窝阔台孙脱脱迁叶密立(今新疆额敏县);海都迁海押立(今伊犁西)。1260年,忽必烈即位后,海都自以太宗嫡孙不得立,先后联合忽必烈弟阿里不哥、东道诸王乃颜、察合台汗国后王笃哇等争夺帝位,多次进扰元朝西北边境。其控制地域,东抵哈剌火州(今新疆吐鲁番),西至可失哈耳(今新疆喀什)与答剌速河(今塔拉斯河)谷,南及天山南坡诸城,北有也儿的石河上游之地,以伊犁河与答剌河流域为中心,成为中亚一大势力,都城叶迷立。境内居民主要从事游牧。大德五年(1301),海都兵败走死后,其后裔为争夺汗位发生内讧,汗国力量削弱。海都子察八儿继立为汗后,于大德七年(1303),被迫向元朝请和。八年,先后败于笃哇与元军,向笃哇被迫称降。武宗至大三年(1310),察八儿为察合台系后王所败,汗国领地一部分归于元朝,其余大部为察合台汗国所并,窝阔台汗国亡。共传2世。

猜你喜欢

  • 九松西阿

    藏语音译,意为“一三四五”。西藏地方铸造的银币之一。币的正面中央印有藏文“九松西阿”字样,表示藏历十三饶迥第四十五年铸造,背面有表示吉祥的扎西达杰图案。乾隆五十七年(1792),经驻藏大臣和地方政府批

  • 廉米只儿海牙

    元朝大臣。汉名恂。畏兀儿人。魏国公※布鲁海牙孙,恒阳王※廉希宪次子。仁宗时,仕至江南行御史台中丞。延祐七年(1320),英宗即位,任中书平章政事。至治二年(1322)三月,与参议中书事张养浩等董理国学

  • 得的河千户所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所之一。 《满洲源流考》作德里沃赫所。永乐五年(1407)正月,女真野人首领土成哈等来朝,以其居地置卫所,与喜乐温河等12卫和奥石河千户所同时设立。

  • 拔灼

    见“颉利俱利薛沙耽弥可汗”(2166页)。

  • 阿裕锡哩达喇

    见“爱猷识理达腊”(1899页)。

  • 章宇巴

    见“通巴”(1967页)。

  • 木来路军民总管府

    元明傣族土司名。据《元史·地理志》载,至元二十九年(1292)置,以布伯为达鲁花赤,以土人首领马列知府事。《元史·泰定本纪》记泰定三年(1326),以车里路昭哀地置木来州,当即原所置木来府。《明史·地

  • 巴拉沙衮城

    见“裴罗将军城”(2448页)。

  • 伊希肥道尔济

    见“对音库尔呼图克图二世”(643页)。

  • 盈江设治局

    行政区划名。明清为干崖宣抚司、盏达副宣抚司,属傣族土司。民国二年(1913),分设干崖、盏达弹压委员,民国五年(1916),改设行政委员,隶腾越道,民国二十一年(1932)改设盈江、莲山设治局。盈江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