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纥石烈牙吾塔

纥石烈牙吾塔

?—1231

金大将。名又作牙古塔、牙吾太、牙忽带,一名志。女真族。纥石烈氏。刚悍喜战。贞祐二年(1214),由亲军出任军中提控,随仆散安贞镇压山东农民起义军,杀伤甚众。四年,迁栏通渡经略使,历任元帅左都监,行山东西路兵马都总管府事,兼武宁军节度使、徐州管内观察使。兴定二年(1218),率兵援泗州,连破宋兵于泗州、盱眙一带。三年,连败宋兵于濠州、滁州等,杀宋统制王大蓬等。五年(1221),大败宋将时青兵,复泗州西域,破团山、贾家诸寨,逼濠州。元光元年(1222),以京东便宜总帅兼行户、工部事。次年,率兵渡淮,败红袄军于朱村、孝义村。破叛将纳合六哥于邳州,以功进官一阶。正大三年(1226),蒙古攻西夏,以灵宝总帅,与陕州总帅完颜讹可议援西夏之策。翌年,复取平阳。六年(1229),与枢密副使移刺蒲阿等援庆阳。七年,战于大昌原,解庆阳围。升左副元帅,屯京兆(今陕西西安)。恃兵不听朝廷节制,喜用鼓椎击人,世称“卢鼓椎”。八年,为蒙古军所迫,弃京兆东还。五月,病死阌乡。

猜你喜欢

  • 罗布藏土丹济克美嘉木磋

    清代藏传佛教高僧。亦作图布丹济默吹济加木参。藏族。为乍丫地区第六世正呼图克图。为罗布藏朗结转世。持有清廷敕封“讲习黄教诺门罕印”,坐镇乍丫寺。道光八年(1828),进藏学经,由乍丫百姓摊银供养。 十三

  • 合主部

    辽代部族名。辽天祚帝保大四年(1124),※耶律大石自立为主,率众西行,至可敦城(今蒙古国哈达桑东),驻北庭都护府,召集该部等18部王众宣谕,誓复辽朝大业,获得支持。18部共出精兵万余归大石统率,致使

  • 白石县

    渤海王国置。为中京显德府汤州辖县之一,县治故址今有人说在今吉林省敦化县西北板石顶子。辽灭渤海后废,其民被辽迁至今辽宁辽阳市西北。

  • 额鲁特营

    清代新疆伊犁携眷驻防兵。乾隆三十年(1765)置。依八旗建制,分左右两翼。左翼1昂吉、6佐领,称上三旗。每佐领兵丁83至84名、闲散兵丁44至45名。右翼1昂吉、10佐领,称下五旗。每佐领兵丁66名,

  • 失剌斡耳朵

    即“昔刺斡耳朵”(1346页)。

  • 尹咱呼图克图

    ?—约1644年前后明代藏传佛教格鲁派高僧。又译印藏呼图克图。明崇祯十三年(1640),奉五世达赖、四世班禅之命赴塔尔巴哈台(今新疆塔城)参加卫拉特、蒙古王公会盟,参与制定《1640年蒙古卫拉特法典》

  • 讹打剌

    见“兀提剌耳”(111页)。

  • 长毛瑶

    部分瑶族的他称。包括居住在广西大瑶山的※茶山瑶、※花蓝瑶、※坳瑶3个支系,因旧时习惯留长发椎髻而得名。解放前都是大瑶山土地的占有者,也被统称为“山主”,经济条件比较优厚,但其中也有不少贫苦农民。

  • 咄吉

    参见“始毕可汗”(1550页)。

  • 干脱总

    见“恩拉达卜”(18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