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敦玛微僧格
明代藏传佛教名僧、学者。萨迦派住持显教之大德雅楚桑结贝的弟子。笃信系解派教授及修次第论,曾在拉萨北彭域地区建那烂陀寺,以十大经论立宗,讲说64部经典、40部经论疏释。平生唯以讲述佛经为事,以讲《现观庄严论》、《般若论》为主。著有《量决定论疏》。曾对宗喀巴的论著提出过异议。
明代藏传佛教名僧、学者。萨迦派住持显教之大德雅楚桑结贝的弟子。笃信系解派教授及修次第论,曾在拉萨北彭域地区建那烂陀寺,以十大经论立宗,讲说64部经典、40部经论疏释。平生唯以讲述佛经为事,以讲《现观庄严论》、《般若论》为主。著有《量决定论疏》。曾对宗喀巴的论著提出过异议。
明代四川彝族土官名。忽必烈至元十三年(1276),元迁唐、宋以来彝族先民集结之马湖部(在今四川雷波县东北小凉山)置马湖路,命其豪酋为总管。明洪武四年(1371),总管安济归附,改授世袭马湖土知府(治今
解放战争时期重要战役之一。1945年,国民党政府妄图建立“热察绥防共隔绝地带”,中共中央军委发出《力争绥察热全境》的指示。八路军晋绥司令员贺龙提出集中主力打击北线绥远之敌的战略。绥远战役于10月18日
见“阗池”(2386页)。
宋代云南大理国(后理国)第十六世国王。又名段和誉。白族。大理人。※段正淳子。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父禅位为僧,遂继王位。翌年,改元日新。中元节(七月十五日),大理各方贡金银、罗绮、犀象、珍宝万计
金代女真的一支。又译乌底改、兀的哥。一说来源于黑水靺鞨※窟说部,辽代称兀惹或乌惹。是金代地处最东北边的女真部落,分布在今黑龙江下游山林地区(一说还散居在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森林地区)。元代兀者(吾者
即“乞乞仲象”(123页)。
藏传佛教教派之一。藏语“宁玛”意为“旧”或“古”,意即“旧派”,指其传入西藏最早、历史最久,并一直保持古老的宗派传承。因其僧人衣帽尚红,又俗称“红教”。该派主要教法是密教,从赤松德赞赞普(755—79
见“甘麻剌”(482页)。
692—772唐朝文臣。河南洛阳人。先世鲜卑于氏。左仆射于志宁玄孙(一说曾孙)。沛县令于默成子。自幼好学,善属文。与会稽贺朝万、齐融、延陵包融为文词之友,齐名一时。开元(713—741)初,举进士,又
契丹族的一支。源出东胡。为契丹历史上最早部落联盟中的核心氏族。始见于《旧唐书》、《唐会要》。一说即※古八部中的※何大何部。因其长期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故亦为契丹最早部落联盟的名称。大约始于隋、唐之际(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