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缅语支

缅语支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语支之一。也有人主张它与彝语支合并,成为缅彝语支。主要分布在缅甸。我国境内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也有少量分布。中国境内缅语支的语言主要有阿昌语、载瓦语。此外,浪速、勒期、波拉等是否算独立的语言,尚待进一步研究。中国境内缅语支语言使用人口约10万左右。它们之间的远近关系可用下表来表达:

语音特点:单辅音一般在30个以内。塞音、塞擦音一般不分清浊。塞擦音一般有舌尖前和舌叶(舌面前)两套。有唇齿音,无小舌音。有复辅音,由唇音和舌根音作基本辅音与卷舌半元音结合而成,数量在10个以内,有的变成腭化音,一般有复辅音的,则无腭化音,反之亦然。单元音一般在10个以上。有的有鼻化元音,有的有松紧元音,有的兼有松紧和鼻化。无卷舌等性质的元音。复元音既有前响,又有后响,还有三合的。介音或元音韵尾有i、 u、 y。节尾辅音有p、t、 k、 m、 n、 、ʔ。声调一般有3—4个,区别词义的作用比彝语支语言小。语法特点:虚词和语序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形态不丰富。名词有表示阴阳性和复数的后缀。量词很丰富,除了表量外,还有类别、性状等作用,与数词连用时,数词在前,量词在后。人称代词有单数、双数和复数。有的语言还有格范畴。动词有使动范畴。用辅音送气不送气交替或元音松紧交替等形式表达。有时兼用在动词前后加助词或虚化动词表达。结构助词较丰富,句法作用较大。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一宾一谓,名词、代词作定语一般放在中心词前,形容词、数量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后,但带助词的形容词作定语时,也可放在中心词前。状语一般在谓语前。词汇特点:同语支的阿昌语与载瓦语同源词在35%左右,浪速、波拉、勒期、仙岛与载瓦语的同源词一般在70%左右。单音节或由单音节合成的复合词是词汇的主要组成部分。有部分派生词、叠音词,借词因环境不同,多少也不一样,但一般都有汉语、傣语、景颇语、缅语的借词。有丰富的四音联绵词。

猜你喜欢

  • 吸烈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皆设有瓦里。吸烈为辽世宗※积庆宫下之一瓦里。

  • 兀鲁罕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满洲源流考》作呼尔哈河卫。永乐六年(1408)三月,暖暖河等处女真野人首领普速等120人来朝,以其居地置卫,与答罕山等8卫同时设立,以普速等为指挥、千户。清代有呼尔哈河

  • 善因寺

    清代内蒙古寺庙。在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汇宗寺西南约里许。清雍正九年(1731)以帑银10万两,仿达赖喇嘛在西藏所居庙宫形式建造,以居章嘉呼图克图。俗称汇宗寺为旧庙,此称新庙。两庙合称多伦诺尔庙,同为内蒙

  • 毕拉尔千

    见“毕拉尔”(756页)。

  • 后晋靖祖

    见“石璟”(448页)。

  • 大蕃

    ①即“吐蕃”。唐蕃会盟碑的汉文碑文有此称,系同碑藏文碑文“bod chen po”的对音汉译。参见“吐蕃”(765页)。 ②渤海国宗王。第二世王※大武艺子,文王※大钦茂弟。唐开元二十三年(735,一作

  • 勾践

    ?—前465春秋末年越国国君。越王允常之子。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父卒,继位。在槜李(今浙江嘉兴西南)大败吴军,吴王阖闾负伤身亡。二十六年(前494)春,吴王夫差为报父仇而败越于夫椒(今江苏吴县

  • 马鞭禁忌

    蒙古习俗。凡蒙古人骑马,皆随身携带马鞭,其俗不得将其带入居室或指人,否则即被认为对主人蛮横和有敌意。亦不得以鞭打来袭的家犬,因此举被认为对主人的不敬。此俗由来已久,西方旅行家普兰诺·迦宾尼《蒙古行纪》

  • 古里甲石伦

    ?—1232金将领。隆安(今吉林农安县)人。女真族。古里甲氏。以武举登第。骁勇善战,每被任用。贞祐二年(1214),累迁副提控、太原府判官。次年,迁同知太原府事。四年、迁河东宣抚使。因奏劾宣抚使乌古论

  • 屈肢蹲葬

    壮族古代葬俗。流行于广西。在“桂林甄皮岩”、“柳江大龙潭”、“横县西津”、“邕宁长塘”、“扶绥敢造”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皆有发现。尸骨呈蹲坐姿势,头稍前倾,腰略弯曲,两手垂直或交叉置于胸前,下肢屈至胸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