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罗卜藏丹津

罗卜藏丹津

①蒙古族喇嘛学者。亦译作罗卜桑丹津,梵文名苏摩提沙沙那达罗。生活于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上半叶。拥有“固什”称号。为喀尔喀蒙古高僧咱雅班第达呼图克图(后移居归化,今呼和浩特)的弟子。著有蒙古著名编年史※《蒙古黄金史》(《大黄金史》)和《圣地五台山记》(亦译称《五台山志》或《五台山旅行指南》)。 ②(1692— ?)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博尔济吉特氏。清和硕亲王※达什巴图尔之子。康熙五十三年(1714),受命继袭父位。因不满拉藏汗迎立意希嘉措为六世达赖喇嘛转世“灵童”,密与本族台吉察罕丹津盟,阴谋讨伐异己。后得知清军严兵备始作罢。五十五年(1716),青海诸台吉定盟,偕察罕丹津分领左翼。五十九年(1720),随清军护送格桑嘉措进藏。六十年九月十五日(1721.10.16),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于拉萨举行坐床典礼后,他以青海及西藏旧皆和硕特属,己乃固始汗嫡孙,遂谋据西藏以遥制青海。嗣因清廷未令其掌管藏政,而以拉藏汗旧臣康济鼐治前藏,台吉颇罗鼐理后藏,怀怨。雍正元年(1723),诱诸部盟于察罕托罗海,令各仍故号,不得复称清所封王、贝勒、贝子、公等封爵,自称“达赖洪台吉”,揭起反清旗帜。因亲王察罕丹津、郡王额尔德尼额尔克托克托鼐洞察其谋,拒绝参与叛乱,乃举兵往击。清廷遣使劝和,拒不从。复囚清使常寿于军中,遣兵分掠西宁之南川、西川、北川等地。西宁附近寺院纷起响应。清川陕总督年羹尧、四川提督岳钟琪等分道进击,先断其进藏道路,继又阻绝其与策妄阿拉布坦联系,遂溃败。雍正二年二月八日,遭清军三路追击,母阿勒泰喀屯、妹夫格勒克、济农藏巴济札卜、吹喇克诺木齐等被俘,本人遁居准噶尔。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平定伊犁时被俘。获宥,令居京“不许擅出”。二子被编入正黄旗蒙古,分授蓝翎侍卫。

猜你喜欢

  • 侗族大歌

    侗族民歌曲调之一。侗语称“嘎老”。为多声部合唱歌曲,系中国民间音乐支声复调的一种。主要流传于贵州黎平、榕江、从江、剑河和广西三江的侗族地区。由歌队合唱,个别地区是一唱众和。主要是二部合声,间有三声部或

  • 耶律羽之

    辽代前期大臣。字寅底哂,小字兀里。契丹族。夷离堇※耶律偶思子,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族弟。史载其性豪爽,聪慧嗜学,能通诸部语言。太祖经营之初,多预军谋。天显元年(926),契丹亡渤海,改东丹国,受任东丹

  • 崭新兴教

    见“赛来费耶”(2469页)。

  • 吞阿娄拔悉利邲咄陆可汗

    见“咄陆可汗”(1389页)。

  • 刷扒

    傈僳语音译,意为“贫苦的人”。解放前云南怒江傈僳族地区的贫苦农户。约占总农户的80%。一般只占有为数不多的耕地、牲畜、工具。每年除耕种自己的土地外,还得通过瓦莫(卖工)等形式来维持生计,承受不同程度的

  • 乌仁哈达尔

    萨满教神祗之一。鄂伦春语音译。据说是专司无名病的神。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传说它是由鄂伦春南面的地方传入,无神像,用狍子和野猪供祭。

  • 奔古簇

    又作奔古尔著簇、奔古尔着簇。明代藏区部落名。属洮州卫,在今甘肃临潭县境。成化六年(1470),族人龙卜节等入朝贡马及盔甲等物,赐以衣服、彩缎等。此后,其首领不断依例入贡明廷。成化十二年(1476)派米

  • 喀喇沁右翼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南部。牧地东界敖汉旗,西界正蓝旗,南界皇庄屯,北界翁牛特旗。元属大宁路,明初隶大宁都指挥使司,后为察哈尔所据。天聪年间,喀喇沁部长苏布地偕从叔色棱等降后金。九

  • 田罗驹

    隋代黔安少数民族起义首领。黔安(今四川彭水)人。大业三年(607),起兵反隋,夷陵(今湖北宜昌)各族人民多响应。翌年,又参与向思多领导的起义,杀隋将军鹿愿,围太守萧造,阻道路,断隋军粮运。后遭行军总管

  • 读史方舆纪要

    清代地理名著。顾祖禹编撰。130卷。约在康熙三十一年(1692)前成书。作者崇尚民族气节,明亡不仕,为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积30余年之力,参稽二十一史及地方志百余种,编成此书。首叙历代州域形势,次及明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