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罗藏贝丹旦丕仲美

罗藏贝丹旦丕仲美

1891—1956

内蒙古最大活佛章嘉呼图克图六世(一作七世)。又译罗藏巴丹丹丕钟麦,简译贝丹旦丕仲美,或作雳迎叶锡道尔济。加佛教传说的13位先世,亦称第十九世。一说蒙古族,一说藏族。生于青海互助县南门峡乡却藏滩,父为台吉噶尔玛林沁,母名苏木济特。光绪二十五年(1899),奉诏入京,晋见光绪帝于内廷,深蒙恩礼,颁赐金印。二十六年,敕授札萨克达喇嘛,驻京任职,加赠前辈各项荣典。二十七年,赴五台山修习经典,旋至多伦诺尔(在今内蒙古多伦县北上都河西南岸)避暑。因病,延至三十年(1904)秋始返京,驻嵩祝寺。因京城副札萨克达喇嘛敏珠尔呼图克图圆寂,奉钦命兼署副札萨克达喇嘛职,并管理多伦诺尔之汇宗、善因2寺,京师之嵩祝、法渊、知珠、法海4寺,西宁之佑宁、广济2寺,五台山之镇海、普乐等寺,赐“灌顶普善广慈大国师”印及敕书一道。1912年,自五台山抵京,赞助共和,劝导内蒙古各旗归附民国政府,被大总统加封为“宏济光明大国师”,加封其父为辅国公,母为公夫人。1914年,在原有名号上加封“昭因阐化”四字。1919年,给予“导持黄教”匾额,奉命劝导外蒙古取消独立,归附中华民国。1921年,遣使至南京进见新成立的民国政府,被任命为蒙藏委员会委员。1929年,准设大国师章嘉呼图克图驻京办事处。经多年请求,于1930年获民国政府允准,给黄教喇嘛月发3千元口粮费。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于次年在洛阳召开的“国难会议”上,被推举为名誉主席,亲临会议发表蒙语演说。同年,被行政院任命为“蒙旗宣化使”,至北平成立“宣化使署”,直隶于行政院,定期赴蒙古工作。1933年,在五台山设行台秘书室,驻锡该处。1934年,先后至包头、杭锦旗、绥远、察哈尔、锡林郭勒等地讲经并宣传民国政府的对蒙政策。同年经北平赴五台山。后任民国政府委员。1949年移居台湾。1956年在台湾去世。

猜你喜欢

  • 巴思阔山

    即“巴儿思阔山”(416页)。

  • 宗科札萨克旗

    见“和硕特西左翼后旗”(1453页)。

  • 黄维翰

    ?—1931近代东北民族史学者。字申甫。江西崇仁县(一说湖南长沙)人。汉族。清末乙未年(1895)进士。曾任陆军部主事、候补直隶州知州。光绪三十三年(1907)底,任黑龙江呼兰府知府。宣统二年(191

  • 桶子甲

    壮族古战服,护身甲胄。宋时流行于邕州(治今广西南宁市)左、右江溪洞。侬人(今壮族先民)战士多服之。明清时称“毼”。制法:用两块半圆形桶状的兽皮,晒干后用绳子将前胸后背两块系合在一起,套

  • 无溪

    古河流名。又称无水、��溪、��水。水出故且兰,南流至无阳故县(汉置,治在今湖南芷江)。东南入沅水,谓之无口。为五溪之一,据郦道元《水经·沅水》

  • 苏喇章京

    散官名。满语音译。“苏喇”意为“松散”,“章京”为“办事官员”。清代八旗内散骑郎等的满语称谓。①下五旗王府所置的散骑郎。顺治八年(1651)定,亲王。各设散骑郎4人,一等护卫6人等。雍正四年(1726

  • 罗可铎

    ?—1683清宗室。满洲镶红旗人。爱新觉罗氏。克勤郡王岳讬之孙,衍禧郡王罗洛宏之子。顺治五年(1648),袭郡王爵。八年,改封平郡王。十五年(1658),同安远靖寇大将军信郡王多尼进取云南,追击明桂王

  • 大策凌敦多布

    ?—1736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绰罗斯氏。※噶尔丹弟布木之子。有谋善战,深得策妄阿拉布坦和噶尔丹策零倚任。康熙五十四年(1715),受命率军民万人击退俄国布赫戈利茨军对达布逊淖尔(亚梅什湖)地区的

  • 摩云塔

    又名云接寺塔。俗称中寺塔。契丹王朝时期所建佛塔。位于中京道光中府(今辽宁朝阳)。在今朝阳东凤凰山(古称龙山)上,现存佛寺上、中、下三处,山顶为上寺,下行一里为中寺,下寺居山腰。上、中寺各有塔遗存。上寺

  • 诺仆诺吉

    彝语音译。意为由主子配婚安家后的奴隶。解放前,四川凉山普雄地区彝族奴隶社会中,对瓦加(阿加)的称呼。此等级,每逢年节及主子家有婚丧喜庆等事,每户必须给主子交纳半个猪头及酒、鸡、牛、羊、布之类(牛是几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