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耶澜可汗

耶澜可汗

契丹遥辇氏部落联盟首领。名屈戍,又作屈戌、鹘戍。原附回鹘。唐文宗开成五年(840),乘回鹘被黠戛斯打败,可汗被杀,诸部溃败之机,脱离回鹘统治,举部投唐。武宗会昌二年(842)九月,受唐封云麾将军,守右武卫将军。使用唐赐印玺“奉国契丹之印”。被唐武宗赞为“英雄挺出、忠信生知。威令可固于封疆,诚素必彰于礼义”(《全唐文》卷728“与契丹王鹘戍书”)。

猜你喜欢

  • 雾社起义

    20世纪30年代初台湾高山族人民发动的举世闻名的抗日武装起义。雾社位于台湾中部山区,日本占领时属能高郡辖地(今南投县仁爱乡),共有11个高山族村社,是日本殖民主义者统治“番地”的中心之一,能高郡警察课

  • 元法僧

    北魏宗室。鲜卑元氏(拓跋氏)。淮南王※拓跋他孙,江阳王钟葵子。自太尉行参军稍转通直郎、宁远将军、司徒等,位至益州刺史。杀戮自任,威怒无恒。州内人士、王贾诸姓,皆召为卒伍,于是合境皆反,梁朝遣将张齐攻逼

  • 准噶尔地图

    共两幅。一称“雷纳特1号图”,一称“雷纳特2号图”。“1号图”,为噶尔丹策零亲自绘制的准噶尔境域图。长105.5公分,宽85.5公分。比例尺1 : 1600000。上有238处托忒文地名注记。一是准噶

  • 刘粲

    ?—318十六国时期汉国(前赵)国君。字士光。新兴(治今山西忻县)匈奴人。※刘聪子。自幼兼习文武。光兴元年(310),父即位,封河内王、抚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领兵4万攻晋洛阳,掠梁、陈、汝、颍,

  • 绥州

    州名。西魏置。治所在上县(今陕西绥德县)。隋改雕阴郡,唐复置,多次移治,曾改为上郡。隶夏州定难军,五代后党项据其地,宋时与西夏多次争夺,相继据其地。宋熙宁三年(1070)废为绥德城,隶延州,元符二年(

  • 官市

    由官方统制的互市。中国历代内地王朝为取得周围民族的马匹和其他土产,特设一些机构和市场,管理、统制或垄断这种贸易,与民间的贸易(民市)相对而言,称为官市。明代,两者的界限更为严格。明廷为保证收购足够的马

  • 断藤峡

    即“大藤峡”(91页)。

  • 统万城

    地名。十六国时期夏国都城。故址在今陕西榆林县西南白城子。东晋义熙三年(407),铁弗匈奴之赫连勃勃自称天王,建大夏国。夏凤翔元年(413),以叱干阿利领将作大匠,发岭北夷、夏10万人,于朔方水北、黑水

  • 烽上王

    高句骊国第十四世王相夫的谥号。亦称雉葛王。相夫于晋惠帝元康二年(292)继位,永康元年(300)因被废自缢,葬于烽山之原,国人因葬地加此谥号。

  • 朋贯

    傣语音译。又称“昆勒贯”,意为“当官人的议事会”,即贵族议事会。旧时西双版纳勐笼土司的一种较原始的民主议事会组织。由司署的“四卡贞”、“八卡贞”等主要官员和由土司远亲担任的土司司署所在地的村寨头人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