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肃慎

肃慎

东北古代民族名。亦作息慎、稷慎、肃捽。名称含义有3说:一说源于神鸟名;一称由女真语zhul(“东方”之意)shen(“海青”之意)合成,意为“东方之鹰”(海东青);一谓是通古斯语“人”的意思。史载其邻近“不咸山(今长白山)”,大体分布在今东至日本海,南达牡丹江上游,西近嫩江,北有黑龙江中下游流域的广大地区。其所在亦有数说:一说在黑龙江下游(包括中游的一部分)南北广大地区;或说初在辽西和河北北部,后迁至松花江流域和黑龙江中下游;有说初在今松花江上游一带,后东迁到牡丹江流域及黑龙江中下游地区;或说只在今牡丹江中游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也有说史前时代在今山东半岛,后沿今山东蓬莱至大连的一条海脊迁至东北;更有个别国外学者否认东北地区历史上有过这一族体。传说舜禹时代已与中原有来往,禹定九州时曾来贡。周武王克商时,其曾向周贡※“楛矢石砮”。成王、康王时皆遣使来朝,成王特命大臣荣伯作“贿息慎之命”褒奖。景王时大夫詹桓伯列举周朝疆土四至时称:“肃慎、燕、毫,吾北土也”,说明春秋以前其地已纳入中原王朝版图。以狩猎为生,向周王室贡过猎物“”。考古发现表明,早在3千年前,其社会发展已出现不平衡:居今松花江上游及牡丹江中游一带者,开始使用青铜器,有农业生产,饲养猪等家畜,住半地穴式房屋,过定居生活,出现贫富差别;分布乌苏里江流域及其以东和以北地区者,仍以狩猎和捕鱼为生,使用的陶器种类单一,制作粗糙,尚处在比较落后的发展阶段。汉兴以后,史书称是时臣属于夫余的挹娄,即其后裔。但三国魏青龙四年(236)至南北朝时,其名复屡见于史,《晋书》还立有《肃慎传》,故史家对其与挹娄的关系众说不一:多数认为挹类即其改称,因旧名未完全消失,故二名互见于史书;或说挹娄乃其西境之一部落,因挹娄在汉代强大后阻隔了其通中原的道路,故中原人误以挹娄为古肃慎;一说肃慎、挹娄和南北朝时的忽吉,皆是同时并存的部落名称,中原人在不同时期以与其有联系的一部之名而概称之。然史家皆认为,隋唐时的靺鞨,辽金元明时的女真,是属于肃慎族系的中国古代民族;今满、赫哲、鄂温克等族,与其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猜你喜欢

  • 黑僰濮

    古族名。见于《新唐书·南蛮传下》。为汉晋时期的※闽濮(即缅濮)、※躶濮之一部。今孟高棉语系布朗、佤、德昂等族的先民。汉晋时期与古濮人(永昌濮)、百越人及其他种人交错居于云南永昌郡(治今云南保山,后移耿

  • 泄归泥

    三国时鲜卑贵族首领。※扶罗韩子。父为小种鲜卑※轲比能所杀害(《三国志·鲜卑传》记于魏文帝220年践祚之前;《资治通鉴》系此事于三国魏黄初五年,224年)后,与部众尽归轲比能,获善遇。在其叔※步度根与轲

  • 元法僧

    北魏宗室。鲜卑元氏(拓跋氏)。淮南王※拓跋他孙,江阳王钟葵子。自太尉行参军稍转通直郎、宁远将军、司徒等,位至益州刺史。杀戮自任,威怒无恒。州内人士、王贾诸姓,皆召为卒伍,于是合境皆反,梁朝遣将张齐攻逼

  • 中国伊斯兰史纲要参考资料

    书名。白寿彝编著。收录国内著名学者有关回族及中国伊斯兰教的研究著述14篇。第15篇为史料辑录。是一部有关中国伊斯兰教传入、回族来源及其历史发展的论文集,集解放前回族及中国伊斯兰教史研究成果之精华。有1

  • 鲜于琛

    ?—535梁大同年间鄱阳地区起义首领。一说为丁零(敕勒)鲜于氏,鄱阳郡(今江西波阳县)人。初服食修道法,曾入山采药,拾得五色幡眊,又于地中得石玺。大同元年(535),聚结门徒起事,杀广晋令王筠,改年号

  • 哥利

    突厥汗国官号。又译割利。其意谓“老”。《通典·突厥上》:初,突厥官号“凡有十等,或以形体,或以老少,或以颜色须发,或以酒肉,或以兽名。”突厥“谓老为哥利,故有哥利达官”。《唐书·张长逊传》:“张长逊为

  • 段兰

    东晋时鲜卑段部首领。又作段郁兰。出于东部鲜卑,世居辽西。段辽之弟(一作子)。被拓跋代封授为抚军将军、冀州刺史、勃海公。晋咸和九年(334),受兄命,与慕容翰攻柳城,败慕容汗援军于中尾谷。成康二年(33

  • 巴济吉尔伯克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名。又译巴吉格尔伯克。维吾尔语。职司管理税务。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六、七品。光绪十三年废(1887)。参见“伯克制度”(1091页)。

  • 庆历桂阳瑶民起义

    宋庆历三年(1043),湖南桂阳地方官府为贯彻朝廷对瑶族地区的经济封锁政策,派官军捕捉运盐入山的瑶民,并对瑶族村寨进行残酷烧杀掠夺,激起广大瑶民进行武装反抗,攻打桂阳城,并占据蓝山县华阴峒为据点,击毙

  • 后秦太祖

    见“姚苌”(11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