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灯礼
参见“月祭”(374页)。
参见“月祭”(374页)。
清代杂谷(理番)厅所属土屯长官。九子屯地在今阿坝州理县薛城乡。乾隆十七年(1752),杂谷宣慰使苍旺不法,被诛,其地改流,北部置里,南部设五土屯,九子屯为其一。设土守备、千总、把总、外委各1,后又增设
见“延津州”(820页)。
即“额真”(2530页)。
明代在北方蒙古地区所置卫之一。《满洲源流考》作温都卫。元亡,蒙古贵族退守捕鱼儿海子(今贝尔湖)与斡难河(今鄂嫩河)等处。洪武二十五年(1392),明遣北平都指挥使周兴率师出关,大败北元军于斡难河。永乐
?—1670清代蒙古王公。鄂尔多斯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八世孙,阿津泰子。崇德三年(1638),遣使朝觐清朝。七年(1642),随额璘臣及大扎木素贡驼马。顺治六年(1649),拒附大扎木
碑铭。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承德普陀宗乘之庙落成,旋土尔扈特汗渥巴锡率众自俄回归祖国,入觐承德。弘历因作是记,命于庙前立石。铭文以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镌刻。叙述土尔扈特西迁及其重返祖国始末。为
书名。《千顷堂书目》谓是金明昌六年(1195)礼部尚书张玮等所进。凡40卷。今传本缺12至17、26、32等卷,10、11、18、19、27等卷,亦有缺失。是书载金初至金世宗大定27年(1187)以前
1635—1688清代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噶勒丹锡勒图呼图克图一世。生于青海梅仰部族。幼年随舅父学习,后赴外蒙古。清顺治九年(1652),赴西藏入哲蚌寺果莽札仓学五大部经,后又在拉萨下密宗院专门研究
唐代吐谷浑王族。慕容氏。※慕容曦皓子。开元二十六年(738),父卒,嗣立,袭爵。至德三年(758)后,安乐等州为吐蕃所占据,吐谷浑部众被迫东迁,散在朔方、河东境。
见“别失八里”(10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