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巴
见“摆手祭典”(2354页)。
见“摆手祭典”(2354页)。
即“男武”(1080页)。
中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的泛称。后发展成为专称,今四川茂汶等地的羌族为其一支的后裔。其名最早见于甲骨文卜辞。殷商时居商的西方,广泛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地,与商朝关系密切。以畜牧为主要生计,主牧羊
1772—1795清乾隆年间苗民起义首领。又名吴天半、吴半生。湖南凤凰厅苏麻寨人。苗族。年轻精悍,勇猛刚毅。乾隆六十年(1795)正月,与贵州※石柳邓、湖南※吴八月等起义。二月,清云贵总督福康安、四川
?—1256钦察汗国汗。蒙古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曾孙,拔都长子。元定宗死后,奉命与叔别儿哥率军3万扈送蒙哥(宪宗)至蒙古肇基之地斡难河(今鄂嫩河),力排众议,破除窝阔台系诸后王争夺汗位之举,拥戴蒙哥
见“穷结”(1169页)。
即“旻宁”(1413页)。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所之一。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作阿奇卫,并说清代阿奇噶珊,在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东北尼满噶珊之北,与穆克图哩山、实尔固辰噶珊相近。
1498—1547明朝大臣、诗人。字道甫,号松山。回族。先世大食(今阿拉伯)人。占籍江南钱塘(今杭州市),为“江南世族”。明初,随平西侯沐英入云南,遂定居云南右卫(今属昆明)。嘉靖二年(1523)进士
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蒙古人供奉之吉祥物。用哈达或兽毛、马尾制成,吊于梁架上,象征全家福份均聚集在其上面。祭祀时,用酸奶等涂抹之。位于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之成吉思汗陵园宫帐中,在骨灰匣旁即放着用貂皮和五颜六
古族名。明代对贵州瓮傍寨仡佬族的称呼。其地位于新添卫(今贵定)境。明洪武九年(1377),因不堪侵扰,举族反抗,后被贵州卫指挥顾成发兵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