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苏拉

苏拉

满语音译,“松散”、“闲散”之意。清代内务府一种定额服役人之称。《吉林外记》载:“移驻(来)京旗苏拉时,[各]分给熟地十五晌……内可分八旗户口之繁,外可联边城巩固之势”。在内务府三旗中,苏拉为“定额服役人”之一,满、蒙、汉均有。乾隆(1736—1795)初,“内府三十管领下,各有额设苏拉七十五名”(总管内务府事务和硕庄亲王允禄奏折)。每名支月银1两、季米2石6斗。皇后、妃嫔、皇子位下,七司三院等处,诸如搬挪器皿、抬运箱柜、玉泉山运水、夏出窖冰,冬熏海缸(大水缸,防火用。禁中共有308口铜、铁海缸)等笨重体役,皆以承应。赵瓯北说,余供职内廷时,常于五鼓即入景运门。部院百官都还没有到来,惟内务府苏拉数人来往于黑暗中。此外,下五旗王公府,盛京内务府等,也设有这种领取固定饷米的定额服役人。按说,苏拉有职业,如移驻吉林者,亦有份地可为。 一说,苏拉、※西丹、※余丁等,都是※闲散。

猜你喜欢

  • 迪乌宗派源流

    书名。又译《德乌教法史》、《德乌佛教史》。迪乌撰。1109年成书。先以手抄本传世,西藏古籍出版社1987年排印。是目前所见最早的一部藏文佛教史专著。全书3章:第一章讲述佛教在印度的产生及传播;第二章具

  • 完颜从恪

    ?—1232金朝太子。女真族。完颜氏。卫绍王子。大安元年(1209),封胙王,为左丞相。翌年八月,立为皇太子。至宁元年(1213),父被胡沙虎杀,与兄弟皆废居中都(今北京)。宣宗贞祐二年(1214),

  • 伊沙噶

    见“伊希卡噶”(807页)。

  • 茶山瑶

    瑶族一支系。自称“拉珈”,意为“居于山里的人”。主要分布在广西大瑶山中部和北部。因其地盛产茶叶,历史上曾称“茶山州”,故名。传说自广东、湖南和广西的南宁、百色、象州等地迁来,说法不一,其入山时间也先后

  • 军机章京

    俗称“小军机”(150页)。

  • 道德司

    西夏官署名。掌管道教事务。西夏汉文本《杂字》司分部有载。应为西夏《天盛律令》中道士功德司的简称。

  • 石牌法律

    见“料令”(1944页)。

  • 努牙喇部

    见“诺雷部”(1953页)。

  • 苏拉赫词典补稿

    书名。贾玛尔·卡尔希编撰。为对波斯文《苏拉赫词典》之增补。《苏拉赫词典》系作者根据朱哈里的阿拉伯文词典《语言之冠与阿拉伯文之美》于1282年编译而成。14世纪初年,作者又为该词典撰写了《补编》。其中保

  • 散秩官

    清代一种随旗行走、无固定职事的官员。八旗满洲、蒙古、汉军中均有,其品秩高下、待遇厚薄参差不一。清代无实职而有爵俸,有职位却无实权者,原属“闲散世职”。其中有“不掌图记(印信)”的佐领(正四品武官)属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