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苏禄王墓

苏禄王墓

明朝来华病逝的苏禄王国东王墓地。地在山东德州市西北部北营村。永乐十五年(1417)八月初,加里曼丹岛与菲律宾群岛之间苏禄王国东王巴都葛·巴哈剌率弟西王、峒王及眷属340余人来华访问,到达北京,受成祖朱棣礼遇。同年九月返国,病逝于山东德州途中。成祖命就地葬之,赐谥“恭定”,遣官致祭并亲撰碑文,勒石以志。王妃葛木宁与次子温哈剌、三子安都鲁及侍从10余人留下守墓,俱受明朝俸禄。清雍正九年(1731),苏禄国王老苏丹来华访问时,经朝廷允许所留守墓之外籍穆斯林取二王子之名的第一个音“温”、“”为姓,正式在德州入籍。遂为该地回族之大家族。墓园甬道两旁,立有翁仲、石兽,排列有序。东南有御碑楼亭一座,亭中竖有朱棣所撰《御制苏禄东王碑》。墓东南有王妃葛木宁及二王子之墓。明清以来多次重修。今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苦他巴

    即“古塔巴”(441页)。

  • 腾越自治同志会

    同盟会在滇西傣族地区建立的爱国革命团体。辛亥革命前夕,不少同盟会员先后在滇西傣族地区开展革命活动。1906年※刀安仁(傣族)留学日本,成为早期同盟会会员。1908年归国后在腾越原来的反封建群众组织“革

  • 奚车

    奚族制作的著名交通工具。契丹族习之,亦很普遍。沈括《梦溪笔谈》称:“契丹之车,皆资于奚。”其形制据《资治通鉴》胡三省注:“后广前杀而无股,材俭易败,不能任重而利于行山;长毂广轮,轮之牙,其厚不能四寸,

  • 乌拉斯泰石人像

    因发现于新疆温泉县乌拉斯泰草原,故名。现存1个,石人面向南偏东30度,高出地面96厘米。是雕刻在一块长形砂岩上的1个人像头部,大目通准、颧骨高隆,蓄有八字形胡须,雕刻精细大方。系6至9世纪突厥人遗物。

  • 官尔

    明末西藏地方政府及四世达赖加封给土族地区部落头人的职衔。明万历三十年(1602),青海互助土族地区13个头人进藏觐见四世达赖云丹嘉措。四世达赖分别授之以土官,其中2人被封为此官职,即巴洪官尔、沙瓦官尔

  • 敖包

    见“鄂博”(2048页)。

  • 万俟普

    字普拔。族属匈奴。太平(治今陕西宜川县东南)人。以雄武著称。北魏孝明帝正光四年(523,一说五年),随破六韩拔陵于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县东北)起义,封太尉。后率众降北魏,封后将军、第二领民酋长。孝武帝

  • 阔日布恩出

    赫哲语音译,一作“考日本楚”,意为“狍皮头帽子”。过去内蒙古、黑龙江省地区的鄂伦春、鄂温克和赫哲等族猎民狩猎,皆习戴狍头皮帽作伪装,然各族称呼和制作不尽相同。赫哲人的制法:打到狍子后,剥皮时将头皮完整

  • 敦珠批结

    清代后藏僧官。又作敦珠策忍。藏族。初任扎什伦布寺之业尔仓巴。道光五年(1825),因扎什伦布寺僧众事务颇繁,仅止商卓特巴一人管理不周。七世班禅丹白尼玛向清政府奏准赏其四品顶带,为扎什伦布寺第一批五品以

  • 升得

    西藏珞巴族崩尼、崩如、纳等部落对获得自由奴隶的称谓。亦称“阿比辛姑玛”,珞巴语音译,意为“自由人”、“自由奴隶家族”。“升得”所繁衍的后裔在各部落均已形成家族或氏族,其与原主人家族或氏族已建立起一种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