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苏龙珞巴语

苏龙珞巴语

我国自称苏龙的珞巴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关于支属,与景颇语支语言及印度嘎若语支的语言都有一定的关系,目前暂归入景颇语支。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洛渝地区的西端,使用人口数千。以隆子县拉工地区的苏龙珞巴语为例:语音特点:有单辅音33个。塞音、塞擦音一般分清浊,唯舌面中塞音除清浊外,还有清送气音。塞擦音有舌尖前和舌面前两套。有唇齿音和齿间擦音。有5个复辅音,由双唇、唇齿、舌根、喉门的塞音、擦音等和卷舌半元音组成。有18个单元音,分两套,普通元音有11个,卷舌元音有7个。有18个复元音,分两类,一类为后响复元音有12个,由i、u、y、щ介音和主要元音结合而成;另一类为前响复元音6个,由主要元音加i韵尾构成。节尾辅音有m、n、n、η、p、 t、 、 k、 r、 h 10个,其中p、m主要出现在崩尼珞巴语借词中。有3个声调,区别词义的作用不大。语法特点:虚词和语序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形态变化不丰富。词类有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助词、连词、叹词10类。量词不丰富,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或动词,数词和量词结合的次序是量词在前,数词在后。动词有体语法范畴,在动词后加助词表达。基本形容词常带a33词头。否定副词只有1个,无“不”、“没”、“别”的分别。结构助词不丰富。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宾—谓,名词、代词作定语放在中心词前,数词、形容词、数量词作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状语一般在谓语前面,少数可放在谓语后面。词汇特点:双音节或多音节词在词汇中占大多数。单音节词相对较少。派生构词和合成构词都是能产的构词类型。派生词以加前缀为主,加后缀的构词类型相对较少。合成构词的结构有并列、偏正、支配、表述、补充等类型。借词主要来源于崩尼话和藏语,汉语借词相对来说较少。借词主要采用音译方式。

猜你喜欢

  • 吐谷浑城

    古城名。吐谷浑所筑居,故名。故址在今青海省都兰县境。北魏杨衒之撰《洛阳伽蓝记》载:北魏神龟元年(518),宋云、惠生出使西域,“初发京师(洛阳),西行四十日,至赤岭(今青海西宁西日月山),……发赤岭西

  • 果熊

    湘西苗族自称。苗语译音。亦译作“果雄”、“仡熊”、“代熊”。《苗防备览》:呼苗曰果雄。他称红苗。又有代孝、代弄、代蔑(或芈)、代瓜、代卡、代扁、代枷、代列、代流(代亦作禾)等支系。讲苗语湘西方言、西部

  • 永宁纳西等族反土司斗争

    见“永宁起义”(638页)。

  • 乌里雅苏台北路台站道

    清代西北地区台站道之一。共九台。从乌里雅苏台城90里至楚布哩雅,100里至柯尔森赤楼,90里至鄂博尔乌拉克沁,100里至阿鲁乌拉克沁,120里至爱拉克诺尔,80里至察普坦,90里至塔木塔拉海,100里

  • 贝非

    壮语音译,意为“私奔”。壮族旧时婚俗之一。亦称“卷伴”。流行于广西左、右江流域。旧时,男女青年在歌圩上建立情意,或已私定终身,但因女方已许配他人,或因他故,不能公开行聘,男方遂暗置聘书于女方父母床上,

  • 耶律贴不

    辽皇室。契丹族。为辽圣宗弟※耶律隆祐第三子,辽兴宗※耶律宗真堂弟。圣宗在位时,封豫章王。太平九年(1029)六月,任长宁军节度使。至兴宗即位,重熙十七年(1048)十一月,改封汉王,为西京留守。逾年六

  • 桑吉益格巴

    唐代吐蕃官名。藏文写作“gsanggi yi ge pa”,意为“机要文书”、“机密书记”。此职见于敦煌吐蕃古藏文文献伯字1089号卷子,其职有大、中、小之分。

  • 萨克素

    ?—1674清初武官。镶蓝旗人。康熙十三年(1674),以佐领从平南大将军赉塔征叛藩耿精忠部将曾养性率众6万攻城,坚守城池,久攻不下。后以参将武灏通敌献城,力战阵亡。

  • 盆奴里国

    辽代女真五国部之一。一作蒲奴里、喷讷,金称蒲聂部,清文献作博诺、富珠哩、富奴里。《满洲源流考》谓:盆奴,满语(女真语),雹也。明、清以来一般认为,今黑龙江省境汤旺河下游汤原县治隔河相对的香兰乡双河古城

  • 劳萨

    ?—1641清初将领。满洲镶红旗人。瓜尔佳氏,世居安楚拉库地方。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努尔哈赤遣将征瓦尔喀安楚拉库时,归附。后金天命六年(1621),随军克明辽东,授游击世职。天聪三年(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