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苗瑶语族

苗瑶语族

汉藏语系的语族之一。分苗、畲、瑶3个语支。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贵州、湖南、云南、广西、四川、广东、湖北和江西等省(区)。在国外,越南、泰国、老挝、缅甸等国邻近中国的山区也有分布,都是近百年从我国迁移出去的。近几十年来,越南、老挝战火迭起,又有不少苗族和瑶族的难民流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等国。苗瑶语族的语言具有汉藏语系语言的一般共同点,如每个音节都有声调,词根多是单音节的,量词比较发达,形态变化不甚丰富,多以词序和虚词为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等等。与汉藏语系其他语族相比也还有一些特点:一般都有鼻音韵尾,如苗、畲两个语支有—n、—η,瑶语支有—m、—n、—η。元音不分松紧,声调系统与汉语的相同,古代分4个声调,相当于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除苗语少数地区外,后来由于声母清浊又各分化为阴、阳两类调,即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等8个调类,分化后,有的又有合并现象。除苗语个别方言、次方言外,几乎都有变调现象,所不同的,有的语言变调现象不那么普遍,而且形式简单,有的语言则形式多样十分复杂。句子的主语在谓语前,宾语、补语均在动词谓语后。除少数形容词外,形容词作定语时在中心语后。人称代词、数量词组作定语和名词作领属性的定语时在中心语前。动词没有表示自动和使动的语法范畴。3个语支有相当数量的同源词,如:“手”、“舌头”、“脖子”、“毛”、“鱼”、“鸭子”、“狗”、“苍蝇”、“跳蚤”、“村寨”、“月亮”、“门”、“火”、“三”、“树”、“花”、“叶子”、“藤子”、“茅草”、“竹笋”、“果子”、“芋头”、“菜”、“睡”、 “知道”、 “死”、“有”、“”、“久”、“”、“深”、“”、“短”等,这些不仅声调的调类完全相同,声母、韵母也有严整的对应规则。3个语支交互同源的词也有一些。苗、畲同源的:如“妻子”、“女儿”、“胡子”、“牙齿”、“胆”、“猪”、“裙子”、“铁”、“茶”、“姜”、“鬼”、“厚”、“薄”、“密”等。苗瑶同源的:如“房子”、“苧麻”、“黄豆”、“名字”、“盐”、“沸”、“绿”、“饿”、“”、“肿”、“干燥”、“害怕”、 “回来”等。瑶、畲同源的:如“臭虫”、“草鞋”、“酒”、“自己”、“”等。3个语支也有一些各自不同的特点,如瑶语支除个别地区外,在固有词中有塞音韵尾—p、—t、—k和双唇鼻音韵尾—m、元音一般分长短,苗语支和畲语支则没有;苗语支和瑶语支一般都有一套清化鼻音,n和l是两个不同的音位,畲语支则没有清化鼻音,n和l也合并成一个音位,反映形式为n;名词作限制性的定语时,瑶语支和畲语支在中心语前,苗语支则在中心语后;指示代词作定语时,苗语支在中心语后,瑶语支和畲语支在中心语前等等。苗瑶语族的归属问题尚有争论。1942年美国语言学家白保罗(Benedict, Paul · k·)开始对苗瑶语族属于汉藏语系产生怀疑,1975年白氏在《澳台语言和文化》一书中把苗瑶语族划入澳台语系。这种看法在国际语言学界影响比较大,但也有一些著名的专家、学者不赞同白氏的见解。中国语言学界公开赞同白氏见解的人不多,大多数人仍认为苗瑶语族属汉藏语系。

猜你喜欢

  • 石瞻

    即“冉瞻”(564页)。

  • 鞑靼馆杂字

    书名。亦称《鞑靼译语》。明四夷馆所属鞑靼馆编纂的汉蒙对照分类词汇集。有明、清两种抄本。明抄本为《华夷译语》。收词1500余条,分17类,蒙语词头有汉文标音,词条释文用汉蒙两种文字对照。清抄本,称《鞑靼

  • 弘慈寺

    明代东蒙古第一座黄教寺院。亦称大召(蒙语伊克召)、阿勒坦汗庙、格根汗庙、甘珠尔庙、释迦牟尼庙、银佛寺、无量寺等。万历七年(1579),由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阿勒坦汗)及其夫人三娘子在归化(今

  • 金勒

    见“斤勒”(372页)。

  • 温福

    ?—1773清朝将领。满洲镶红旗人。费莫氏。字履绥。文华殿大学士温达孙。翻译举人。雍正六年(1728),补兵部笔帖式。九年(1731),赴北路军营办事。乾隆十一年(1746),擢湖南布政使,后调贵州。

  • 泰常

    北魏太宗明元帝拓跋嗣年号。416—423年,凡8年。

  • 东四清真寺

    伊斯兰教著名古寺之一。初名“礼拜寺”。位于北京市东四。明正统十二年(1447),后军都督府都督同知陈友修建。景泰元年(1450)赐名“清真寺”。大殿拱形门楣上刻有《古兰经》经文,系库法字体。寺内有明朝

  • 木兴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六年(1408)三月,暖暖河等处女真野人首领普速等120人来朝,以其居地置卫,与兀鲁罕河等8卫同时设立,辖今黑龙江省蚂蚁河流域。《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也称作穆霞河卫。

  • 章和

    高昌国王麹坚年号。531—548年,凡18年。

  • 拉萨尼泊尔商人纠纷案

    尼泊尔商人原免税在西藏经商。1929年达赖令尼商纳税,并拘捕一抗税尼商。此人逃至尼泊尔驻拉萨办事处,被藏方执杀。英国乘机压尼泊尔国王动员数万军队,由王太子率领侵藏。达赖向国民政府求援,国民政府派蒙藏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