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人民起义
云南思茅、普洱等地拉祜、傣等族茶农反对封建剥削的斗争。清代,思茅为普洱茶六大茶山的产销集散地。雍正七年(1729),官府在此设总茶站平价收购,强令西双版纳、思茅、普洱,以至临沧等地茶农不分远近均运此销售。次年又强行征夫派款修筑思茅城墙,并趁机勒索。十年(1732)五月二十三日,拉祜、傣、哈尼等族人民忍无可忍,在曼坝河蝙蝠洞聚会起义,处死试用州同知章伦及其从役,围攻思茅城达2月。后以各路清军即将汇集普洱进行镇压,义军被迫转移,坚持斗争达3年之久,因寡不敌众而终止作战。
云南思茅、普洱等地拉祜、傣等族茶农反对封建剥削的斗争。清代,思茅为普洱茶六大茶山的产销集散地。雍正七年(1729),官府在此设总茶站平价收购,强令西双版纳、思茅、普洱,以至临沧等地茶农不分远近均运此销售。次年又强行征夫派款修筑思茅城墙,并趁机勒索。十年(1732)五月二十三日,拉祜、傣、哈尼等族人民忍无可忍,在曼坝河蝙蝠洞聚会起义,处死试用州同知章伦及其从役,围攻思茅城达2月。后以各路清军即将汇集普洱进行镇压,义军被迫转移,坚持斗争达3年之久,因寡不敌众而终止作战。
即“仆散忽土”(320页)。
蒙古族特有民间传统拉弦乐器。蒙古语称“绰尔”或“朝儿”。因琴杆顶端饰以雕刻精细的马头,故名。一说前身为“奚琴”,来源于东胡系的“奚”(库莫奚)。相传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时,在蒙古地区已有所流传。蒙古民
见“贵州宣慰司”(1655页)。
俄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又称《中俄伊犁条约》、《圣彼得堡条约》。1878年(清光绪四年),清廷派钦差大臣崇厚出使俄国谈判归还伊犁问题,崇厚在俄国胁迫下,与俄国签订不平等的《中俄伊犁条约》,舆
①见“萧陶苏斡”(2002页)。 ②见“耶律学古” (1314页)。 ③见“耶律斡特刺”(1328页)。 ④见“耶律室鲁”(1317页)。
即“掩㴲水”(2037页)。
见“招讨使”(1375页)。
即“帖良兀”(1397页)。
?—1772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贵族。※沙克都尔扎布次子巴图之孙。初随渥巴锡汗驻牧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流域。乾隆三十六年(1771)率所属400余户约2000余人随渥巴锡汗东返祖邦,受清廷封固山
参见“咪曼”(16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