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萨满教

萨满教

形成于原始社会晚期的比较成型的原始宗教。曾流行于我国北方阿尔泰语系满、鄂温克、鄂伦春、赫哲、锡伯、蒙古、达斡尔、土、裕固、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族及西伯利亚地区的雅库特人中。亦有人将北美印第安人和爱斯基摩人乃至东南亚、大洋洲等地土著人的原始宗教,归之为萨满教类型。随着历史的变迁,萨满教在我国蒙古、土、裕固和维吾尔、哈萨克和柯尔克孜等民族中,已被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所替代,仅在民间保留其残迹;在达斡尔、满、鄂温克、鄂伦春、赫哲、锡伯族及蒙古族个别地区,一直流传了下来。萨满教是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为一体的多神教。我国保留萨满教的诸民族供奉的神有数十种乃至近百种之多。以自然物、自然力和动植物为崇拜对象的神有天神、地神、山神、水神、火神、风神、雷神、虎神、熊神、蛇神、龟神、灰鼠神、鼬鼠神等多种。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的众多人物神,各有其原由的神话传说。所有神均有平等地位,各司其职,互不统属。在氏族制度全盛时期人们供奉的神原为集体的神,如游猎鄂温克人总称为“玛鲁”的集体神,早期达斡尔人供奉的包括24个神体的“博古尔”神等。每个神都有各自的偶体或偶像,按其发展顺序可分为实物、石偶、木偶和画像。“萨满”,系满洲—通古斯语族的满族、鄂温克等族对其巫师的称呼,萨满教由此而名。突厥语族的人们称其巫师为“喀木”、“巴克西”或“奥云”,蒙古人称其男巫师为“”、女巫师为“奥德根”;达斡尔人则将其男女巫师统称为“雅德根”。起初充任萨满者多为女性,进入父系社会后男性开始充任萨满并日渐普遍。萨满非世袭,上一代萨满死去若干年后,被其神灵选定为后继者拜一老萨满为师进行训练,举行领神仪式后即可成为正式萨满,以氏族的祖先神为其神灵,故又称为氏族萨满。随着氏族组织开始解体,出现非血缘的一般萨满,民间描述为外来萨满或流浪萨满。通过“奥米南”或敖包祭典,为族众祈求生产丰收,无灾无难,为病人祭神驱鬼,是萨满的主要职责。每个萨满必备神帽、神衣、神鼓、神杖和神刀等器具。在科学文化极不发达的古代社会,萨满被视为智者,备受尊崇。萨满的祷词、祝赞词、萨满歌曲和舞蹈,与早期哲学思想的萌芽和民间文学艺术,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

猜你喜欢

  • 杨以德

    1874—1944北洋军阀政府官员。字敬林。原名以俭,后兄弟易名,改此名。天津人。回族。祖籍山东。幼年曾就食于盐商杨绍溪家,为杂务帮工。清光绪末年,曾先后任京榆铁路总稽查、直隶侯补知府、侯补道、探访局

  • 专难

    见“长昂”(364页)。

  • 九部联军之战

    战役名。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九月,以那林布禄、布斋弟兄为首的海西女真叶赫部及哈达、乌拉、辉发三部首领,对以努尔哈赤为首日益强大的建州女真的存在,深感不安。通过交涉威胁、领土要求、出兵掠夺村寨等均

  • 哲德沙尔

    清代新疆地区名。维吾尔语“七城”之意。所指不一。或云为喀什噶尔(今喀什)、英吉沙尔(今英吉沙)、叶尔羌(今莎车)、和阗(今和田)、乌什、阿克苏、库车7城之统称。出现于道光年间(1821—1850)。同

  • 石豹

    即“石皇玺”(452页)。

  • 沙苑

    地名。又称沙阜、沙海、沙窝。在今陕西大荔县南洛、渭二河间,东西80里,南北30里。西魏大统三年(537)十月,西魏丞相宇文泰利用地形特点在其东10里之渭曲,列阵设伏,大败东魏丞相高欢军,史称“沙苑之战

  • 清泰

    五代后唐末帝(潞王)李从珂年号。934—936年,凡3年。

  • 冻思

    蒙古族对海螺号、法螺的称呼。起源很早,古代北方民族用于军事、劳动和娱乐活动中。隋唐燕乐西凉乐、龟兹乐、天竺乐和高丽乐中有这一乐器。初唐时期的敦煌壁画中有其形象。唐贞元(785—805)时,南方骠国所献

  • 且弥国

    见“西且弥国”(701页)。

  • 许兀慎

    蒙古都儿鲁斤(迭儿列斤)诸部之一。又作旭申、许慎、温慎、忽神。原依附主儿乞部,南宋庆元三年(1197),主儿乞部为铁木真(成吉思汗)击败后,该部一部分归附铁木真。成吉思汗麾下大将,“四杰”之一博尔忽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