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蒙古火盆

蒙古火盆

蒙古族传统取暖、炊事炉具。蒙古族历史上以游牧、狩猎为业,又处于内陆高寒地区,火与他们的饮食、住、行密切相关。雷火及森林、草原大火也给他们造成可怕的灾难,因此他们崇拜火,相信有火神,每年定期进行祭火。为了控制用火,保存火种、取暖,烧烤、烹煮食物,遂采用安全、方便的火盆,亦成为他们祭火、祭灶的地方。最初是就地取材,用石块在蒙古包中央搭砌一个火池子。成吉思汗的军队在行军途中就地搭火盆取暖。烧烤羊肉。后来又使用泥盆、铁盆。明清以后,定居从农的蒙古族农舍中也离不开火盆。火盆使用干牛粪或柳枝等木材作燃料。不用时,用灰封闭,火种经久不灭。结婚时,夫妻对着火盆行拜天礼。不能用刀、剑刺入火盆,不许往火盆里泼脏水、倒脏物,不许在火盆上烤脚,亦不能随意跨过火盆。在每年腊月二十三日祭火时,往火盆里放红枣和奶食品。举行庆典、祭祀,要将德吉(第一杯酒、第一碗食品)敬献火神。古代蒙古族还以幼子主灶(火盆),继承父母的遗产,主办丧事。火盆至今仍在蒙古族中普遍使用,其多功能无以取代。

猜你喜欢

  • 也只里

    ?—1307元朝宗王。蒙古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弟※合赤温曾孙,察忽剌子。至元二十,四(1287),胜纳哈儿因阴结叛王乃颜被夺王爵后,他受封济南王。次年,遭叛党火鲁火孙攻,获土土哈兵援,得免。成宗元贞元

  • 东巴教

    纳西族信仰的一种原始多神宗教。认为“万物有灵,灵魂不灭”,天、地、日、月、山、水、风、火等自然现象和自然物都有神灵,也崇拜鬼魂和祖先。奉“丁巴什罗”为该教始祖。其经书称《东巴经》,巫师叫“东巴”,故称

  • 哈尔费延卫

    见“哈儿分卫”(1638页),“哈里分卫”(1639页)。

  • 香巴噶举

    藏传佛教教派之一。玛尔巴弟子琼波南交创建,其系一瑜伽行者,在后藏香曲河流域建寺传法,因以得名。其弟子建桑顶寺和葭寺,形成两个支系。该派以胜乐、喜金刚、摩诃摩邪、集密及怖畏金刚等五部本续(密宗)为主要法

  • 坎色

    傣语音译,意为“贡物”。解放前云南傣族封建领主对辖区内被统治民族一种敲诈勒索方式。凡不同程度受傣族领主统治或控制的一些民族,如哈尼、布朗、拉祜、景颇等族,每年必须向傣族领主交纳一定数量的贡礼,上缴物品

  • 枋头

    地名。在今河南浚县西南淇门,淇县东南。东汉建安九年(204),曹操于淇水入黄河之口,用大枋木筑堰,遏淇水东北入白沟,以通水运,时人称为枋头,又称枋堰,后成为地名。历东晋、南北朝为军事重地。东晋咸和八年

  • 胡来

    见“乌古迺”(332页)。

  • 答里巴

    1395—1415明代蒙古可汗。又译德勒伯克、他尔巴克、答勒巴等。孛儿只斤氏。※本雅失里(额勒锥特穆尔)子。永乐九年(1411,一说永乐十年),被瓦剌领主马哈木立为可汗,以便同东蒙古(鞑靼部)争夺蒙古

  • 苏勒坦玛扎

    见“苏图克·布格拉汗麻扎”(1010页)。

  • 大玄锡

    ?—893渤海国第十三世王。※大虔晃孙。唐咸通十二年(871,一作十三年),虔晃死,继位。在位时,凡四遣使朝唐,派学生至唐京师习学古今制度。多次遣使东聘日本,进行经济、文化交流。贸易规模颇巨,日本史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