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蒙古语

蒙古语

我国蒙古族使用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布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蒙古国境内。使用人数约500万。中国境内蒙古语分为西部、中部、东北部3个方言,西部方言分布在新疆、青海和甘肃,又称卫拉特方言;东北部方言分布在呼伦贝尔盟巴尔虎布利亚特地区,又称巴尔虎布利亚特方言;中部方言分布在内蒙古、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区,又称内蒙古方言。蒙古国境内蒙古语属于喀尔喀方言。元音有长短的对立外,还有表现在松紧上的阴阳对立。元音和谐律既要求阴性元音和阳性元音不能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单词里,也要求同性元音当中又有展唇和圆唇的和谐。辅音有单辅音和复辅音,单辅音中绝大部分既可以出现在音节之首,还可以出现在音节之末,复辅音则只能出现于音节末,这是由于词末音节元音失落所致。重音落在词的第一个音节。复数附加成分较多。格有普通格和双重格,后者由两种普通格附加成分组合而成。名词有领格和宾格的区别。单数第一、第二人称代词在不同格中出现几种不同词干。单数第二人称代词有通称、尊称两种。复数第一人称代词没有排除式和包括式的区别,尽管原来表示这种意义的两种词干互相通用并存。有专门的复数第三人称代词,且分近指和远指两种。蒙古语动词的体、态、式、时、人称以及形动词、副动词等语法范畴的内容和形式,比其它任何一种同语族语言丰富和多样,这是因为一方面较多地保留了固有的传统,另一方面又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特点。蒙古语词汇中也有多种不同来源的借词,但占词汇总量的比重不大。固有词包括语族的同源词,还包括后来用自己发达的构词法形成的大量派生词和合成词。蒙古语里的借词包括汉语借词、突厥语借词、藏语借词、俄语借词等。其中汉语借词数量比较大,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等许多方面。

猜你喜欢

  • 希克

    即“西凯”(690页)。

  • 烧甲

    见“戴辣”(2574页)。

  • 北宁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二等级封号之一,授螭纽金印。大德十一年(1307),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弟迭里哥儿不花始受封。

  • 酉阳宣抚司

    见“酉阳宣慰司”(1050页)。

  • 乌尔坚山卫

    见“兀里奚山卫”(111页)。

  • 迁隆寨

    宋代壮族地区古镇。领地不详。治所在今上思县南部。元改寨为州,属思明路。明改为土巡检司。清因之,属南宁府。为壮族聚居区。

  • 五姓蕃

    宋代对黔州涪州徼外龙、方、张、石、罗五大姓所统居民的总称。西南夷的一支。汉属※牂柯郡,唐属南宁州。分布在今贵州及四川东部、南部和湖南西部,云南东北部地区。宋初常奉职贡,受爵命。治平四年(1067),知

  • 梭磨土司

    清代藏族土司。在今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嘉绒地区。“梭磨”,藏语“广大土地”之意。始祖原为杂谷土目。雍正元年(1723),以随军征战有功,赐长官司印。乾隆十五年(1750),改安抚司,三十六年(1771)

  • 辛古

    ?—973又作斯奴古。辽穆宗御厨,著帐奴隶。契丹族。穆宗残暴,奴隶常因小失枉遭酷刑,受炮烙、铁梳、断手足、烂肩股、折腰胫、划口碎齿等,被杀者不绝。应历十九年(969)二月,随穆宗出猎怀州黑山(今内蒙古

  • 农土

    即“嫩秃黑”(24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