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藏历

藏历

藏族传统历法。历史悠久,据《汉藏史集》载,松赞干布时,曾特派聪明学子多人赴内地专学各种历法,均有所成。从敦煌出土藏文文献看,初已用十二生肖纪年,其吐蕃编年史,即以十二生肖记赞普大事记。7世纪文成公主、8世纪金城公主携历算等中原文献进藏,文成公主本人亦精历法、算术,其所传被称为“纳孜”,对吐蕃历法的发展颇有影响。吐蕃中期,开始用汉地五行说,使用“金木水火土”(晚期以“铁”代“”)。约在11世纪初,开始采用“绕迥纪年法”,又称“胜生周期”,即以“木、火、土、金、水”五行与阴阳相配,代替十天干,以十二生肖代替十二地支,天干地支相结,相当于干支纪年,每60年一轮回,即夏历的甲子纪年法。其第一胜生年为1027年,首年为阴火兔年。以后以此类推。以前曾一度用过印度“火空海”纪年法,但行之不久。其纪年与内地夏历算法相合,自唐代已有月份及有孟、仲、季之分,月份有大小之别,大月30日,小月29日,全年354日,每两年半至三年加一闰月,重视望口,每望日定在十五日。亦采用二十四节气,以利农时。藏史上历法学很多,有浦派、山洞派等。许多高僧因受佛教影响,在采用上述纪年法的同时,亦采用“佛历”,即以释迦牟尼生死或传教大事为准记年,称佛生后多少年,或佛涅槃后多少年。藏历旧称“霍儿达”,直译为“霍尔月”或“蒙古历”,实指阴历或夏历。五世达赖所著《黑白算答问》称:1227年成吉思汗灭西夏,依蒙古纪年法,当月为蒙历算首,星宿月遂以正月见称,以冬至月后的第二月为正月,即夏历之“夏正”,此法经蒙古传入藏区,遂称“霍尔历”。在藏族高僧学者文献中,还提到“时轮历”,此法源自吉文译师,实与“绕迥纪年法”相同,略有差别,有时与夏历差一个月,故今藏历与夏历在“春节”时间上有差,即因此而致。藏历是藏族历法学一大发明,著述、图表等极多。藏历在十三世达赖时,每年历书由“历算局”(缅孜康——医算局)算出定版发行。今藏区是公历与藏历并行。

猜你喜欢

  • 乌由浑

    即“乌由罕”(332页)。

  • 蜂筑

    清代云南永昌府葫芦国部落首领。佤族。汉称葫芦王。雍正、乾隆年间人。葫芦国辖今沧源县班洪、班老和与其毗邻的缅甸永邦一带。葫芦国的来历与当地佤族广泛流传的人类祖先是从葫芦里出来的传说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

  • 克食

    满语音译。“恩赐”的意思。涉及此词的清事记载,有的因词中有“食”字样,误解作食品,如说“赐克食几次”,实属叠用汉、满文的“赐赐”两字。若表达原语意,应作:蒙克食(恩赐)御膳若干品。

  • 王文忠集

    书名。元王结(1276—1336)撰。6卷。结,中山府(治今河北定县)人,字仪伯。幼习经学。仁宗在潜邸时以荐充东宫宿卫,及即位,迁集贤直学士,元统(1333—1335)中官至中书左丞。为元中后期名臣。

  • 木古法

    木制人偶。赫哲语音译。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旧时赫哲人成年人死后,一般举行“撂档子”(送魂)仪式。届时,用木刻制一人偶给其穿衣戴帽代表死者,进行祭祀和送魂。详见“撂档子”(2445页)。

  • 咬里没

    见“奥里米”(2252页)。

  • 甘珠尔瓦呼图克图一世

    清代蒙古佛教(喇嘛教)僧人。多伦诺尔寺活佛。法号甘珠尔巴噶卜楚,意为“读甘珠尔经的人”。以能念《甘珠尔经》为人祈福,到内蒙古土默特地区弘扬佛教,皈依者日众。主持建立延庆寺,设时轮金刚扎仓。康熙帝令章嘉

  • 金康宗

    见“乌雅束”(337页)。

  • 萧忽古

    ?—1077辽道宗朝将领。字阿斯怜。契丹族。宰相萧挞列之后。性忠直,矫捷有力。初补禁军。咸雍(1065—1074)初,从招讨使耶律赵三讨番部之违命者,以披重铠跃上驼峰,受器重,赵三以女妻之。被道宗召为

  • 斯古拉

    土族语音译,意为“转山”。旧时青海土族民间祈求丰收的群众性活动。每年夏历五月下旬至六月底择吉日举行。届时由庙管、青苗头率领一个或几个村的男子和未婚姑娘抬着神像,背上经卷为前导,组成108人的队伍,排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