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勒都斯
明、清西域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新疆图志》作珠勒都斯。今作玉勒都斯。因裕勒都斯河得名。“裕勒都斯”,维吾尔语“星”之意,指河源处众泉涌发如星。地在今新疆和静县西北,分为大、小两处谷地。小玉勒都斯为小玉勒都斯河流经的谷地。大玉勒都斯为大、小两玉勒都斯河会合处一带的大玉勒都斯河谷。其地四面皆山,水草丰满,自古为优良牧场,即隋代西突厥处罗可汗所立小可汗建牙之应(鹰)娑川。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赐给西蒙古南路旧土尔扈特及中路和硕特两部为牧地。
明、清西域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新疆图志》作珠勒都斯。今作玉勒都斯。因裕勒都斯河得名。“裕勒都斯”,维吾尔语“星”之意,指河源处众泉涌发如星。地在今新疆和静县西北,分为大、小两处谷地。小玉勒都斯为小玉勒都斯河流经的谷地。大玉勒都斯为大、小两玉勒都斯河会合处一带的大玉勒都斯河谷。其地四面皆山,水草丰满,自古为优良牧场,即隋代西突厥处罗可汗所立小可汗建牙之应(鹰)娑川。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赐给西蒙古南路旧土尔扈特及中路和硕特两部为牧地。
古郡名。西汉高祖(前206—前195在位),置,治所在义陵县(今湖南溆浦南)。东汉移治临沅县(今湖南常德)。王莽时称建平。属荆州,辖县十三。为※武陵蛮聚居地。新朝王莽时期(公元9—23年),武陵蛮曾在
汉代匈奴姓氏之一。匈奴休屠王后裔。为屠各之一支。参见“屠各”(2133页)。
见“碎叶水”(2351页)。
明代藏区卫所名。永乐十三年(1415)五月置。治所及辖境在今西藏北部丁青一带。初命头目掌巴伯为指挥使。曾多次护送明廷派往乌思藏的过境使者。奉命修复辖境内驿站,以通使者,为沟通西藏地方与内地的经济、政治
见“喀什噶尔”(2205页)。
西夏官位。西夏语音“写勒”,中书六大之一。位在第一。
清光绪年间东乡族起义。光绪二十一年(1895),循化(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狄道(今甘肃临洮)回民起义,东乡族人民在阿訇闵福英的领导下,起而响应。当清军被围在双城时,义军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由马有哥
见“四馆四里”(555页)。
见“忽必烈”(1487页)。
古地名。在今广西南宁市北郊三塘地方。为侬人(今壮族先民)居地。属邕州(治今广西南宁市)。北宋皇祐五年(1053)正月,※侬智高起义军与宋将狄青大战于此,侬军大败,史称“归仁铺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