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域

西域

古地域名。见《汉书·西域传》。指玉门关(今甘肃敦煌县西北小方盘城)以西广大地区。有两义:狭义的指西至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为止;广义的则泛指古代中国人所至和所知的玉门关以西所有境域,大体上包括今我国新疆、亚洲中部和西部、印度半岛、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地区等。如,《汉书·西域传》之“西域”一词为广义,因传中包括罽宾(今克什米尔)、大月氏(位于中亚)、安息(西亚古国)等国。而“西域三十六国”和“西域都护”中的“西域”一词,则因“三十六国”与都护辖区“西则限以葱岭”,故属狭义。《后汉书·西域传》载有高附(今阿富汗喀布尔)、天竺(古印度)、条支(在今伊拉克境内)、大秦(罗马帝国)等国,属于广义的“西域”,并且范围比《汉书》之“西域”更广。汉、唐以下,至《明史》尚有《西域传》。清代前、中期,仍用“西域”一词,如乾隆朝修《钦定皇舆西域图志》、嘉庆二十一年(1816)成书的《西域水道记》等。光绪十年(1884)新疆建省后,在现实生活中基本上不再使用“西域”一名(包括广狭两义)。

猜你喜欢

  • 花山崖壁画

    见“左江崖壁画”(459页)。

  • 孛鲁古台

    见“别里古台”(1070页)。

  • 葛根庙

    内蒙古佛教寺庙。位于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洮儿河东岸。清乾隆(1736—1795)初年,札萨克图旗台吉徐特纳克出资建造。原名“莲花图庙”。乾隆十三年(1748),赐名“梵通寺”。经乾隆、嘉庆(1796—

  • 西域总志

    见“西域闻见录”(711页)。

  • 德毅忱

    见“德钦一心诺尔布”(2523页)。

  • 岑猛

    1489—1526明广西田州土官。壮族。田州知府岑溥之子。自幼受父母偏爱,意欲让其嗣位。其兄岑猇因失宠怀怨,于弘治十二年(1499,一说十一年)弑其父,猇亦自杀(一说他杀)。以其年幼,嗣位未定。田州土

  • 滨海女直

    即“东海女真”(515页)。

  • 裕苟部

    十六国时期陇西鲜卑之一支。以鲜卑大人裕苟领部而得名。东晋太元十二年(387),与密贵、提伦二部于六泉(在襄武县东北,今甘肃陇西东北,一说在高平,今宁夏固原)被西秦苑川王乞伏国仁率3万骑袭击。寻高平鲜卑

  • 乌舍尔

    见“乌守尔”(334页)。

  • 胡玉山

    清代云南班洪地区第二代班洪王。佤名“达尖准”。同治、光绪年间人。承其父※达本位,继续加强班洪地区的统一事业。光绪十七年(1891),奉清廷命,参与调解勐角、勐董傣族土司矛盾案。因功,赐姓胡,汉名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