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藏王臣记

西藏王臣记

书名。全名直译为《西藏史春之女王歌》,藏族又简称《五世达赖史》。1957年以《西藏王臣记》译名排印此书藏文版,国内藏学界多通用此名。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1617—1682)著。成书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系应和硕特蒙古※固始汗之请而著。写于拉萨哲蚌寺之甘丹颇昌宫。由阿旺格勒缮写成书。初为木刻版,梵夹叶式装帧,以拉萨版行世。1957年北京民族出版社以铅印重排。20世纪40年代刘立千以《续藏史鉴》节译补注本问世,1983年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郭和卿汉译本全文。作者因特殊的优越地位,并博览群书及档案资料,故该书以史料翔实而著称于世,为国内外藏学界广泛引用。本书是一部通史,上迄世界形成、印度释迦佛生平、藏族人种起源、唐代吐蕃王朝,下至清康熙末叶止。全书前半部以吐蕃史为主,后半部则主要记元明清时西藏地方史,尤以萨迦、帕竹、蔡巴、江孜、羊卓、止贡等10余个地方派系史最为珍贵,以萨迦、帕竹两个地方势力历史最详。其中称颂及肯定萨迦派代表西藏僧俗官民归顺蒙古(元朝)的正确抉择,对元明之际掌管西藏地方的帕竹派,详载其接受中央政权所封大司徒、阐化王、万户长的职官,并通过其请求元廷裁决萨迦、蔡巴同帕竹之争,表明元明时中央对西藏统治的法律职能。本书缺点藻词太多,行文过于追求华丽,以致增加阅读难度。

猜你喜欢

  • 比丘邦静根诉状

    敦煌吐蕃藏文文献。见《敦煌吐蕃文献选》伯字1079号卷子。全卷藏文23行。系对比丘邦静根诉状的审理文书。静根之女奴洒邱子有女3人。静根将其母女4人供养给寺院,作寺户服役,后因这些奴隶又有子女数人,对其

  • 元典章

    书名。全称《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前集60卷,附新集,不分卷,两册。元朝官修,汇集圣旨条画、律令格例及司法部门判例等档案材料的总集。前集收录的材料,起中统元年(1260)迄延祐七年(1320),新集所辑

  • 温齐

    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镇国公屯齐长子。顺治六年(1469),封固山贝子。康熙十三年(1674),授宗人府右宗人,寻授镶蓝旗满洲都统。以四川叛应吴三桂,随定西大将军、贝勒董鄂由陕西征讨之。以汉将王

  • 屯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三年(1405)八月,女真首领可怜哥、歹颜哈等49人来朝,明廷命设屯河、安河2卫,以可怜哥等为指挥、千百户、卫所镇抚。其地在今黑龙江省汤旺河流域。

  • 景山官学

    学堂名,官办。清代为内务府三旗满蒙汉包衣子弟所开办的学堂。康熙二十四年(1685),圣祖玄烨以内府竟无书、射之人,应设学房加以教导,遂命在其常见之处设立满书、汉书各3房,属内务府,委司官5人管理。于满

  • 乙弗浑

    见“乙浑”(3页)。

  • 播州杨氏

    贵州44大土司之一。唐乾符三年(876),南诏陷播州,太原人杨端应募入播,授武略将军,据播州地,世袭其职。5传至扬昭,无子,以族子杨贵迁嗣,官至德州刺史。又7传至杨轼(第十二代),子杨粲袭职。累官沿边

  • 李存信

    862—902唐末晋王李克用部将。本姓张,名污落。回鹘人。张君政子。唐大中(847—860)初,其父随怀化郡李思忠内附,遂家居云中合罗川。少善骑射,晓四夷语,通六蕃书,善战识兵势。初为李国昌亲信。后从

  • 马谦益

    1874—1949近代中国伊斯兰教著名经师。陕西省西安市人。回族。幼家贫,从西安清真大寺刘老安万龄等阿訇为师,学阿拉伯文和伊斯兰教典籍。光绪、宣统年间(1875—1911),受业于著名经师者万选、禹月

  • 兀者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窝集卫。永乐元年(1403)十二月,以忽剌温等处女真首领西阳哈、锁失哈等来朝贡马,明廷置兀者卫,以西阳哈为指挥使,锁失哈为指挥同知。其地在今黑龙江省呼兰河一带,东抵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