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观音奴

观音奴

①元朝官员。字志能,唐兀人。迁居新州(今广东新兴)。泰定四年(1327)登进士第,官户部主事,后转知归德府。为官廉明刚断,判事如神。民有衔冤不直者,虽数十年前事,皆千里奔往投诉,立为剖决,旬日悉清。毫州蝗灾,民投诉之,遂设法除蝗灭灾。后升都水监。

猜你喜欢

  • 迪烈部

    见“敌烈部”(1882页)。

  • 京营

    清代京师绿营之俗称。即“巡捕营”(948页)。

  • 花腰

    见“罗武”(1415页)。

  • 兹目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中的最高等级。彝语音译。各大支系首领,原称兹、目、毕。“兹”是最大首领,“目”是领导作战的次等头目,“毕”是毕摩,管祭祀。后被中央王朝封为世袭土官者(包括土司、土目、土舍),又称“尼威

  • 本户

    金代户类之一。即女真户。明昌六年(1195)二月,金章宗始命宰臣分别户民,称女真为本户,即猛安谋克户。

  • 隘勇线

    日本侵占台湾时对高山族人民设置的封锁线。日本帝国主义者侵占台湾后,遭到高山族人民顽强的反抗,侵略者把他们视为“劣等民族”,进行野蛮的军事镇压,迫使高山族人民退入深山,并沿山设置长达四百余公里的封锁线,

  • 伊然可汗

    ?—741唐代后突厥可汗。一说即登利可汗(或作登里可汗)。阿史那氏。※毗伽可汗默棘连子。开元二十二年(734)继汗位,遣使奉表于唐,以从叔父判阙特勤等2人分掌兵马,在东者号左杀(又作设),由判阙特勤执

  • 托新卫

    见“塔赛卫”(2159页)。

  • 丁珞

    藏语音译,意为“远处的珞巴”,※卡珞的对称。旧时藏族对距离藏区较远,交往较少的珞巴族地区及其人民的俗称。指珞瑜腹心地区及靠近南部边境地区的各部落,如墨脱县南边的※巴达姆、※希蒙,米林县南面的※迦龙、※

  • 征服怀远记

    论著。1篇。明郭应聘撰。内容记述其在三江镇压侗、瑶等族农民起义的军事活动,内含怀远(今三江侗族自治县)民族成分、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对其实行武装镇压之始末。为研究广西三江侗族农民革命史的重要文献。载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