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觱篥

觱篥

蒙古、纳西、彝、白、朝鲜、达斡尔、汉等族历史上的簧管乐器。纳西语称“波伯”。达斡尔族称“匹昌库”。朝鲜族称“草匹力”。汉语称管、小管子、芦笛、芦管、筚篥、悲篥、笳管、头管等。起源于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汉代传入内地汉族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中。开凿于北魏时期的云岗石窟第二期雕塑中,有大量吹觱篥的形象。后为隋唐燕乐及唐宋教坊音乐的重要乐器。唐代段安节《乐府杂录》载:“觱篥者,本龟兹国乐也,亦曰悲篥,有类于笳”。唐代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诗云:“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其形制如宋代陈旸《乐书》所载:“筚篥,一名悲篥,一名笳管,羌胡龟兹之乐也。以竹为管,以芦为首”。元代是蒙古宫廷“乐音王队”和“礼乐队”的乐器之一,《元史·礼乐志》载:“头管,制以竹为管,卷芦叶为首,窍七”。明代仍在蒙古各部中流行,并作为助战的乐器,萧大亨《夷俗记·战阵》载,蒙古人攻城时,“觱篥齐鸣,呼声动地,遂蚁附肉薄而登,而城陷矣”。清代仍作为宫廷乐器,亦广泛流行各族民间,如内蒙古,云南大理、丽江、路南,吉林延边,黑龙江以及汉地等。朝鲜族的“草匹力”为竹制,双簧,有高音、低音两种。演奏时、竖吹,两手指分别按孔,音色高亢,用于独奏、合奏。

猜你喜欢

  • 姚平

    ?—402后秦将领。羌人。后秦弘始四年(402),与狄伯支等率步骑4万伐北魏,军至河东,姚兴亲率兵4.7万自长安赴援。攻克乾城,据柴壁,后魏大军至,截汾水,秦军粮竭矢尽,姚兴援军又惮而不进,遂与麾下3

  • 青多尔济

    ?—1700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固山贝子※锡布推哈坦巴图尔弟。康熙三十年(1691),率众归附清朝。三十五年(1696),随康熙帝征准噶尔部噶尔丹,以

  • 总叭

    西双版纳哈尼族头人称谓。傣族封建领主在哈尼族地区建立一种“卡西双火圈”的行政组织,加封有威望的哈尼族头人为“火圈”首领,称“总叭”,代其行使政治权力。为了对之笼络,让其出门可有仪仗队,出入宣慰使司衙门

  • 共耕制

    又称“伙耕”,汉语称谓,民族不同,名称各异。解放前我国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广泛盛行的一种生产协作形式。主要是因生产力低下,必须几家联合起来生产,也是传统的原始互助习惯的延续。一般由二三户或四五户组合而成。

  • 大瑶山

    山名。位于广西中部偏东北,桂江和柳江之间,东界蒙山,北接荔浦,西邻象州、武宣,东南接平南、藤县,西南接桂平,方圆数百里。境内层峦叠嶂,主峰圣堂山高海拔1979米。主要聚居着茶山瑶、拗瑶、花蓝瑶、盘瑶和

  • 诰命大常衮

    见“常衮”(2042页)。

  • 雳迎叶锡道尔济

    即“罗藏贝丹旦丕仲美”(1426页)。

  • 慕容氏

    鲜卑族一支。源出东胡,汉初,东胡为匈奴所破,部分余众退保鲜卑山(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西),因以为号,慕容氏系自其分衍而出。初分布于今西拉木伦河上游。东汉桓帝(146—167年在位)时,檀石槐分鲜卑联

  • 托里山卫

    见“答里山卫”(2239页)。

  • 汉军炮营

    清代八旗兵种之一。以汉军骁骑营内司炮※马甲置。后金天聪五年(1631),以汉人始铸红衣大炮告成,遂立汉军一旗,责令专司此炮。八年,太宗皇太极定其称为“乌真超哈”,意为“重兵”,以喻炮兵,自此时起遂以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