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诺哲

诺哲

彝语音译。意为“古歌”。口头流传于云南弥勒、路南、泸西、邱北等地阿细人(彝族一支)中。形成于明朝初年,属集体创作的史诗。在流传过程中,内容不断增加,各地不完全一致,但大休相同。主要包括6大部分:(一)阿细的先基。讲述其先祖、英雄人物阿细反抗明朝统治者剥削、压迫的英勇斗争事迹及其后裔的发展繁衍;(二)阿妹结都。意为吃姑娘的喜酒。记述妇女生第一个孩子后的庆祝活动;(三)阿吉颂。颂扬人们一生的辛勒劳作,但从生至死是一种不可改变的自然现象,是不能抗拒的现实;(四)海祖米。意为盖房歌。是在盖新房时所唱祝福吉利的民歌;(五)米吉姆。意为祭女神歌。即祭祀众山神中所崇拜的女神时唱的歌;(六)念诺毕。意为送山神歌。祭祀山神、送鬼时所唱的民歌。歌唱时,或采用男女问答对唱形式,或一人独唱,内容相当丰富。是阿细人史诗和文艺作品的代表作,对于了解其历史,传播彝族社会生活、文化知识,都起到重要作用。是研究阿细人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的宝贵资料。其中除《阿细的先基》整理出两种汉文译本外,其余尚未系统整理和翻译。

猜你喜欢

  • 蒙古丞相

    明代蒙古官名。源于汉族封建王朝。元代因之,设左、右丞相,其数诸帝所设不一,但一直未间断。正一品,授银印,统六官,率百司,居中书令之下。中书令缺,则总中书省事,佐天子,理万机。元末,拥有此称者较多。明初

  • 团练使

    官名。唐安史之乱时始置。掌地方军事,由观察使、防御使兼任。辖区大者10州,小者3—5州。后由刺史兼任,仅辖本州。宋代为武将兼衔,官阶高于刺史,低于防御使。辽南面官各州皆置此官。西夏建国前党项首领多被授

  • 铁木儿不花

    ①元朝宗室。一作铁木而不花。蒙古孛儿只斤氏。元世祖孙,西平王※奥鲁赤子。至元末,乌思藏(今西藏)不靖,奉父命,率蒙古军及吐蕃军前往讨伐,并留驻军以确保地方道路及边防口岸之安全,于乌思(前藏)设驿站7、

  • 卓真

    见“昭烈皇后”(1648页)。

  • 索莪罗

    即“索伦”(1829页)。

  • 天池

    西域古湖名。见《长春真人西游记》。位于昌八剌(今新疆昌吉)至阿里马城(今新疆霍城县西北)间,即今新疆博乐县南赛里木湖。柯尔克孜族称之为色忒库尔(乳海),蒙古族称察罕赛喇木淖尔(白静湖)。

  • ?设诸

    即“专诸”(252页)。

  • 们河卫

    见“莫温河卫”(1827页)。

  • 阿史那道真

    唐朝突厥族将领。阿史那氏。※阿史那社尔之子。历任左屯卫大将军。咸亨元年(670)四月,拜逻娑道行军副大总管,以薛仁贵率军5万讨吐蕃,以援吐谷浑还故地。八月,破吐蕃于河口,后为吐蕃将领论钦陵败于大非川,

  • 俍田

    唐至清对今广西左、右江流域的土地称谓。“俍”,壮语音译,意为“土官”,“俍田”即土官之田地。历代在此地设羁縻州县或推行土司制度,田地概属土官所有,土官将其分为两大类:一为自营田(含养印田、荫免田、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