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门汗
清代对喇嘛教高级僧人的一种封号。“法王”之意。地位低于呼图克图。凡受此号者,皆由清政府给予敕印,并得实行转世。
清代对喇嘛教高级僧人的一种封号。“法王”之意。地位低于呼图克图。凡受此号者,皆由清政府给予敕印,并得实行转世。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二等级封号之一,授螭纽金印。皇庆元年(1312),塔思不花受封。
古地名。见“昔木土脑儿之战”(1346页)。
1906—1942八路军干部、烈士。河南睢县人。回族。幼家贫。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小学,任小学教员。1928年夏,考入冯玉祥创办的开封无线电专业学校,毕业后,分配到鹿钟麟部从事电台工作。后编入冯玉祥国民革
北魏将领。原名“悦勃大肥”,或译“悦伐大肥”。出身于柔然贵族,郁久闾氏,入魏后改姓闾氏。一说为仆浑(步浑)子,大檀弟,即与从兄社仑争国的“悦伐大那”,“肥”、“那”字形相似而讹。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时,与
即“粟末靺鞨”(2189页)。
见“阿波可汗”(1226页)。
清末伊斯兰教著名经师。字守谦。河北宛平(今北京)人。先世西域人。相传为先贤斡噶斯之后,族姓繁衍,徙及内地。回族。因“斡”、“王”音近,以“王”为姓。居北京牛街“王老师傅胡同”。自明代起,族中历有人主牛
? —325晋代鲜卑段部首领。又作段末杯、段末波。出于东部鲜卑,世居辽西。段疾陆眷从弟。怀帝永嘉六年(312),与从兄随督护王昌攻石勒于襄国(治今河北邢台),被俘,获宥,约为父子,释归。元帝建武元年(
北魏世祖太武帝拓跋焘年号。424—428年,凡5年。
南方民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壮、侗、布依、黎、水、仫佬、毛难、苗、瑶、畲等民族中。内容不尽相同。皆于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故称。节日期间,壮族行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相互对歌、※碰蛋、※抛绣